分析高校學生金錢管理觀念

時間:2022-05-21 11:12:00

導語:分析高校學生金錢管理觀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分析高校學生金錢管理觀念

【論文摘要】:對于現在的大學生來說,社會競爭更加激烈,畢業后都會面臨工作、買房等問題。會不會理財,能不能理財,這直接關系到大學生未來的發展。文章從實踐的角度研究和分析了大學生如何理財,并從教育策劃、投資策劃和財務策劃三個方面提供給大學聲理好財的途徑和方法。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理財

一、大學生理財的必要性

1.什么是理財

市場經濟時代,“財富”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理財”這一以前聞所未聞的新鮮事物也如雨后春筍般遍地開花,銀行、網絡中到處可見“理財”這一名詞。相對“財富”而言,很多人認為理財就是生財、發財,是一種投資增值,只有那些腰纏萬貫家底殷實既無遠慮又無近憂的人才需要理財,在自己沒有一定財富積累的時候還很難涉及理財。其實這是一種狹隘的理財觀念,生財并不是理財的最終目的。理財的目的在于學會賺錢、花錢和管錢,使個人與家庭的財務處于最佳的運行狀態,從而提高生活的質量和品位。

2.大學生為什么要理財

理財是一輩子的事,人生階段包括單身期、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長期、子女大學教育期、家庭成熟期和退休期。而大學時代是人生中重要的階段,它屬于單身期。大學時代應該是理財的起步階段,也是學習理財的黃金時期。對于沒有收入來源(大多數依靠父母提供)的大學生來說,大學階段的財商培養只是訓練和演練,在日常的生活中養成一種理財的習慣,而不是看重輸贏結果的比賽。美國的愛默生在其《處世之道》中說到“財富就是將智慧運用于自然;致富的藝術不是勤奮,而是選擇合適的方法、合適的時機和合適的地點”。因此在大學階段的理財訓練包括養成良好的心態、成熟的心智;培養全面的專業素質;獲得人生和工作的經驗、職業技能的學習;制定明確的目標、生涯的規劃。系統的進行理財訓練,將幫助大學生無論今后從事什么職業都會受用終生。在大學時代應培養主動理財的意識,形成一個良好的理財習慣,掌握一些必需的理財常識。

二、大學生如何理財

1.教育策劃

對于教育策劃,很多人認識這不是理財,其實那是一個誤區。不是只有炒股、買基金才是投資,教育也是一種投資。完成大學學業或者獲得相應的學歷學位,都有利于大學生在畢業后能順利找到工作。目前很多大學生還是把畢業工作后的第一份薪水看作是第一桶金。因此順利完成學業,是保證理財資金的前提。當然,提高外語水平、增強計算機能力和取得各種有用的相關證書也是當今社會必不可少的教育投資。這些方面的投資已經引起了一些大學生的重視,他們把平時節省的錢,在放假的時候用到新東方等培訓機構學習IELTS、GMAT等外語課程。也有不少同學熱衷于考各類證書,如會計師、物流師、理財師和咨詢師等等。以上的這些都是理財的基礎,是幫助大學生在將來獲得持續穩定現金流的途徑。另外各個大學都設有不菲的獎學金制度,一般一等約3000元,二等約2000元,三等約1000元。另外許多公司設立的專項獎學金金額更大,一等有的高達數萬元。所以努力學習,做好教育策劃,爭取獲得獎學金也是理財的一個主要方式,畢竟大學時代,學習知識是最主要的。

2.投資策劃

(1)投資工具風險比較

(2)主要投資工具

①投資定期存款是節流的第一步

學生也可以開一個個人儲蓄賬戶,采用跟銀行約定的零存整取的方式,每月定期從生活費中拿出幾十元存入銀行,或者將每個月用剩的錢全部存入銀行,這樣一學期下來也有百來元的結余。這種零存整取的方式對學生存錢有一定約束力,也有利于養成節儉的好習慣。

②投資保險,實現保障增值

保險向來就是理財的重要工具,因為它本身就具有保障的功能,而且它投資起來非常方便,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去打理。最近幾年,隨著金融行業的發展,中國保險市場上推出了結合投資和保障雙重功能的險種。比如說,中國平安推出的平安萬能險,除了能保障重大疾病以外,還有上不封頂,最低1.75%的保底收益,與銀行單利計息的投資收益相比,此險種的還有每月收益復利計息的優點。因此,大學生平時學習之外也沒有多少時間和經歷,適當的投資這樣的保險,不僅能保障自己的人生安全,還能獲得比定期存款更高的投資收益。

③嘗試基金定投,學會資金開源

對于具備賺錢能力或資金富裕的學生,不妨嘗試投資一些小額基金,在“實戰”中逐漸提升個人理財的能力。目前,購買基金的最低金額都在1000元左右,國債、貨幣基金的風險相對較低。一些大學生選擇了投資基金?;鹗菍<依碡?,比較穩定。大學生小郭已經投資基金2個多月,他說“基金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類似于銀行的零存整取,收益卻比銀行利率大得多”。

④適度的投資股票,不要走進理財誤區

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正在加入炒股的行列。許多學生看到最近兩年行情不錯,也想積累一些實戰經驗為今后考注冊金融師打基礎,沒想到卻走上了一條苦澀的路。去年,大學生小A花了1萬多元,買了1000股某藥業公司的股票,結果幾天下來賺了2000多元。嘗到甜頭的他于是一狠心又將父母給的大四學年的學費全部投進了股市。不知道是自己炒得不好還是運氣不好,現在已經虧了近萬元了。眼看著要畢業了,學校也開始催繳學費,如果不繳清學費的話,就拿不到畢業證,也就沒辦法出去找工作。因此,建議大學生適度的投資股票,畢竟對于大學生來說,股票屬于高風險的投資工具,少量的參與但不要影響學業。

3.財務策劃

(1)合理使用信用卡

“沒有信用卡,出了校門我就不能瀟灑了!”大學生小王毫不掩飾自己對信用卡的依賴。調查發現,時下大學生手持多張信用卡的現象十分普遍,少則一兩張,多則七八張。不少大學生已成為“卡奴”。

部分大學生將擁有信用卡視為邁入社會的"第一步",有的甚至把擁有一張高透支額度的信用卡看作富裕的標志、成功的象征。而有了信用卡之后,他們對透支已經習以為常。月光光,月月光,月光一族在當代大學生中可謂陣容龐大,時至今日,其勢頭依然有增無減。父母原本給我們的生活費已經夠用,但很多人卻沒有認真對自己的金錢做預算,有些同學每個月的前十天吃香的喝辣的,春風得意容光煥發!可到后十天卻只好饅頭加白開水勉強度日。為了生活,于是只好舉借外債。各大銀行也許正是掌握了這個商機而紛紛推出刷卡超支消費業務,來賺取我們"看不見"的鈔票,因此我們很多朋友的財政赤字月月攀升。盲目辦卡、高額透支消費的不理性不僅讓自己成為"負翁",受卡所累,而且造成"子債父還"的情況。大學生的每筆透支與償還都會在信用檔案上留下記錄,而隨著個人信用信息系統的全國聯網,惡意欠款行為將會在信用檔案中留下''''痕跡'''',不僅影響未來就業,還會影響工作后申請房貸車貸,所以大學生透支消費應理性。

(2)學會記賬,建立個人現金流量表和資產負債表

張同學是去年踏進大學的,是個典型的"月光公主"。她說:"我從來都沒有記賬的習慣,錢都是稀里糊涂地花,等去ATM機取款時才知道已經沒錢了。每個月近1000元的生活費往往熬不到月末,最后只好向家里''''求救''''。"據調查,目前在各高校,半數以上的大學生都存在"錢不夠花"的現象。大學生應該有自己的"賬簿",養成記賬的習慣,按月份和類別,簡單記錄每天的開支情況,合理分配生活費用;將生活費用按所需分成若干部分,留一部分作課外學習輔導,留一部分作后備資金。

(3)兼職是一種理財經歷

據美國的大學一份調查顯示,約有56%的大學生有較為穩定的兼職工作,曾經或打算兼職的同學超過了90%。從經濟投資學來說,兼職是一項不需要預付任何資本的純增值方式,而且幾乎沒有什么風險性。找一份合適的校外兼職,會進一步擴充自己的財務本金。這種理財"增值"方式,應該成為大學生理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總結

21世紀的大學生不應該僅僅只有"智商",還應該具備一定的"財"商,在大學時代就應該養成很好的理財習慣,為自己在現在和將來精打細算,這樣對于以后走向社會收益巨大。

參考文獻

[1]王品文,李冠瑩.《大學生,你理財了沒?》,大學報,2007-12.

[2]劉進義.《磚頭王老五"如何理財?》.私人理財,2005,4.

[3]喬治·克拉森.《巴比倫富翁的理財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