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管類大學生創業問題探討

時間:2022-06-04 04:39:03

導語:經管類大學生創業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管類大學生創業問題探討

一、研究方法與思路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數據分析法、個案訪談法。問卷調查抽取了廣州大學、廣東工業大學、中山大學、廣東商學院、華南師范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廣東金融學院等10所廣東地區高校作為樣本,針對經管類大學生開展創業問題調研,歷時3個月,共回收480份有效問卷。其中男生202人,女生278人;博士研究生1人,碩士研究生3人,本科生463人,大專生13人;珠三角生源277人,粵東生源91人,粵北生源28人,粵西生源53人,廣東省外地區生源31人。個案訪談選取了8位在讀創業和畢業后創業的大學生進行采訪?;?a href="http://www.trq119.com/lunwen/jylw/dxscylw/201406/573710.html" target="_blank">大學生創業的內涵的豐富性、社會影響因素多變性的現實,本次調查主要圍繞創業認識與意愿態度、創業選擇與影響因素這兩個維度勾勒廣東高校經管類大學生創業的基本情況,然后結合廣東高校創業教育現狀進行具體分析。

二、經管類大學生創業問題的基本情況

(一)創業認識與意愿態度

1.大學生對于創業概念的認識,可以體現經管類大學生對創業的定位。65.8%的大學生認為創業是“開創一份事業”,認為創業“是開辦一個企業(公司)”和“開創性地去工作”的各占17.3%和13.1%,而認為創業是“開發意向前沿的科技項目”的認可度最低,只有3.8%(見表1)??梢娊浌茴惔髮W生對于創業的定位并不局限于創辦公司,而是把創業當成畢生的事業,更有長期規劃意識;但是經管類大學生對科技項目的開發認可度較低,缺乏前瞻性眼光。

2.創業政策是大學生創業的風向標,可以指導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少走彎路。46%的大學生選擇“知道有但沒了解過”,39%的選擇“了解一些”,13%的學生“沒聽說過”,只有2%的學生選擇“很熟悉”(見圖1)??梢姶髮W生對創業政策認識非常少,這樣就難以在創業過程中合理有效地借用政策資源。

3.在“您認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最需要具備哪些素質”問題調查顯示,經管類大學生最重視的前5種素質分別是“出色的溝通及交際能力”(49.2%)、“強烈的挑戰精神”(26%)、“良好的社會關系”(19.2%)、“較好的專業知識”(19%)、“管理及領導藝術”(18.3%)(見圖2)。

4.關于“您認為大學生創業最需要的是什么”問題,34.2%的學生選擇“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支持”,可見經管類大學生最關注的就是創業資金和融資問題;而“個人強烈的志向”、“個人或團隊研究成果或專利”、“得到社會化專業化的管理和服務”平分秋色,分別占29%、27.3%、26.5%;“學校提供的各類創業培育和服務”僅占15.4%(見圖3),可見在大學生創業方面,廣東高校所提供的培育和服務系統并不完善,所以在學生中的認可度不高。

5.在對大學生創業的看法上,52.9%的大學生持“認同”態度,32.3%的學生“積極支持”,僅有2.3%的學生“反對”(見表2),可見超過85%的大學生都是認同和支持大學生創業的。但是選擇“積極參與”的只有12.5%,即真正能把創業意愿付諸行動的學生并不多。

6.在“大學生創業最吸引您的原因”選擇中,排前三位的分別是“創業能使個人獲得不斷的成長和發展”(23.13%),“創業成功能使自己成為主宰生活的強者”(18.33%),“挑戰自己的能力、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18.13%),說明大學生對于自我完善、自我挑戰的追求與認可,體現出經管類大學生良好的價值觀和創業人格。

(二)創業選擇與影響因素

1.當問及是否會“根據所學專業來確定創業項目”時,69.17%的大學生選擇“有一定關系,但是關系不大”,7.91%選擇“與所學專業一點關系也沒有”,22.92%選擇“會緊密圍繞專業開展創業”(見圖5),可見經管類大學生的創業思路較為開闊,可以運用經管類專業知識,但不會被專業局限創業視野。

2.在創業地域選擇上,42.5%的大學生選擇在廣州創業,21.46%選擇在珠三角城市(不含廣州、深圳)創業,13.33%選擇回家鄉就業,僅有5%選擇在深圳就業(見圖6),由此可見廣州作為廣東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在廣東高校大學生中的創業吸引力還是最強的。

3.在創業之前所作的準備,52.7%的大學生選擇“到企業實習”,而“參加創業計劃競賽”、“請教創業的企業家”、“看創業書籍”各占20.6%、13.8%、12.9%(見表3),可見經管類大學生更加側重創業實踐、公司體驗方面的創業培訓,單純的理論學習和宣講會吸引力不強。

4.在創業合作伙伴的選擇上,52%的大學生選擇“大學同學”,23%選擇“社會朋友”,14%選擇“企業”(見圖7),可見半數以上的大學生還是傾向在同學中選擇合作伙伴,有著共同的專業背景和人生閱歷,能夠比較理解彼此的創意與理念。

5.在“影響大學生選擇創業”的因素中,44.68%的大學生選擇“家庭”,21.92%選擇“朋友”,選擇“所就讀高校”和“媒體宣傳”都是9.19%(見圖8),可見對大學生是否選擇就業的影響因素最大的就是家庭,如何推進家庭發揮積極正面的作用是今后創業教育的一個主要方面;“朋友”位居第二,也顯示大學生對創業團隊的組成和支持非常注重;而高校的影響力相對較小,應該反思高校在創業教育方面的系統性和滲透性。

6.在“影響大學生創業成功”的因素中,34.6%的大學生選擇了“創業資金”(見表4);而在“您認為創業之前可能遇到的最大問題”中,47.5%的大學生都選擇了“資金不足”,兩個問題中“資金”都是排位第一的選項,可見經管類大學生把創業資金籌集作為制約創業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7.在“您認為最有利于大學生創業的資金來源”選項中,38.33%選擇“政府設立的創業專項基金”,27.92%選擇“從金融投資部門獲取初期創業基金”,16.46%選擇“銀行貸款的優惠”,而選擇“風險投資”的僅占6.04%(見圖9)??梢娊浌茴惔髮W生的融資態度較為保守,還是傾向于向政府基金、銀行優惠。

(三)高校創業教育現狀

1.關于“您覺得在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作用”,67.71%的大學生選擇了“有一定作用”,21.88%選擇了“非常必要”,7.91%選擇“可有可無”(見圖10),總體而言,經管類大學生還是認同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作用。

2.關于高?!伴_展創業教育的方式”,45.83%的大學生選擇了“以創業實踐和創業模擬分析作為創業指導課程主體”,26.67%選擇“由創業者或企業家提供定期講座”,22.71%選擇“創業者講授創業必修課或選修課”(見圖11);而在“您希望所在高校能夠提供的幫助”中,61.3%的大學生都選擇了“建立創業實踐基地,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見表5)。由此可見,經管類大學生非常重視創業實踐,并且也推崇有第一手創業經驗的創業者來授課交流。

3.在“您所在的高校開展了哪些工作”中,73.13%的大學生都選擇了“舉辦創業大賽”,38.13%選擇“經常請創業成功人士或創業領域專家開設講座”,而“設立創業指導機構提供服務”、“開設創業教育選修課或必修課”、“建設創業實踐基地”各占26.46%、25.63%、21.46%(見圖12),可見廣東高校的創業教育多數還是停留在創業大賽和創業講座等容易開展的活動形式,需要常規化建設的開設課程、建設基地、服務機構這些方面沒有下足功夫,因此創業教育的效果就得不到常規化、長效的保證。

三、經管類大學生創業現狀分析與創業教育對策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經管類大學生主流是認同和支持大學生創業的,而且九成的大學生都認可高校創業教育開展的作用和必要性,對創業的認識基本是準確到位的,同時也有良好的創業價值觀,總體而言廣東高校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是有市場有潛力的。但從創業服務及創業選擇的影響力調查結果來看,廣東高校創業教育沒有形成系統和特色,只流于創業大賽和創業講座這種容易推行的活動形式,沒有深入挖掘創業教育的內涵,沒有建設系統完善的課程,沒有形成常規化長效化的創業實踐和服務體系,因此高校創業教育的影響力并不樂觀。針對上述情況,本文提出以下對策,希望能對廣東高校創業教育的改進、完善有所裨益。

(一)打造有粵商特色的創業文化教育

調查顯示近半數的廣東高校大學生選擇在廣州創業,這不僅與廣州是廣東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有關,更與廣州擁有千年歷史的古城文化魅力息息相關。廣州是粵商興起、發展的發源地,素有“千年商都”之稱,粵商是最早走出國門、對外貿易的先驅[2]。依據地理優勢開啟了海上絲綢之路,賦予了廣東有別于內陸的海洋文明特質;塑造了廣東人敢為天下先、重商務實、開放兼容的精神品質?;浬贪盐諝v史機遇,憑借開放、務實、多元和兼容的個性,快速開展商業貿易、創辦工商企業、創造社會財富;但是,缺乏自身的文化積累,文化提升遲滯,文化形象模糊,也缺乏營造文化品牌而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基礎與環境[3]。作為廣東高校,更應該依托廣東良好的商業文化傳統,結合廣州毗鄰港澳臺的地域優勢和政策優勢,充分研究粵商文化的精神與特質,深入挖掘廣東地區創業教育的特色與內涵,并在創業教育中聚焦粵商對外貿易成功創業案例,引導年輕人傳承與創新粵商文化,塑造廣東高校大學生兼容并包、開放務實的創業品格,使創業教育形成鮮明的地方特色,并能真正為廣東地區經濟的轉型與改革貢獻力量。

(二)推進跨專業跨學校的創業系統學程

近七成的經管類大學生在創業項目選擇時都是選擇與專業“有一定關系,但關系不大”,經管類大學生的創業選擇視野開闊,不拘泥于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因此應該注重營造經管類學生與其他專業學生知識交互、專業共享的平臺,使經管類學生真正能夠在專業交融中碰撞出創業的火花??梢詤⒖寂_灣地區高校的做法,嘗試推進跨專業的整合性創業學程,設計從理工科基礎、設計學研修、創意開發到公司運營、公司管理等一系列涵蓋所有創業流程的課程,使經管類大學生能夠在創業課程中拓寬創業視野,迸發創意靈感。根據廣東十所高校聚集在廣州大學城的集群效應,筆者認為廣東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大學城的資源優勢,聯合多家高校共同推出跨學?;フJ學分的創業課程,各高校根據自身的專業優勢和師資力量,整合資源,強強聯合,共同開發出有地方特色的符合學生興趣的創業學程,讓廣東高校的大學生能夠真正享受大學城“沒有圍墻”的教學資源,實現創業教育的整合效應。

(三)引入互助多贏的創業團隊教育模式

51.9%的大學生選擇“大學同學”作為創業合作伙伴,21.9%選擇“朋友”是最“影響大學生選擇創業”的因素,這些選項都充分體現了經管類大學生對于同學資源的認同與重視。我們在創業教育中應抓住這一特點,注重創業團隊的培養,幫助同學們形成團結互助的團隊意識,逐步發展創業團隊的雛形。筆者認為創業教育無論在理念還是方法上都應該推崇“創業團隊”的培養。從理念上說,創業教育應凸顯團隊互助、團體效應,引導大學生全面認識創業,創業不僅僅需要好的創意和足夠的資金,創業能否成功直至能否壯大都離不開優秀的創業團隊,要讓大學生充分認識到創業團隊組建和管理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團隊互助意識;從方法上來看,創業教育應該推崇團隊式學習、小組制評分、模擬沙盤、創意沙龍等靈活而富有吸引力的教學方法,實現由知識灌輸向理念更新和能力提高轉變,由單純講授向互動式和團隊研究式教學轉變,在創業團隊之中,可以具有一定的梯次性或層級性,可以任意的自由組合,只要有助于創意萌發和創意實現則可,團隊之間應允許相互競爭,相互爭鳴,允許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聯合,相互滲透,增強競爭力,促進創業團隊在障礙超越、危機處理、應對變革等方面能力的提升。

(四)構建三方聯動的創業實踐平臺

52.7%的經管類大學生選擇“到企業實習”作為創業之前的準備,45.8%的大學生選擇“以創業實踐和創業模擬分析作為創業指導課程主體”作為高?!伴_展創業教育”的方式,在“您希望所在高校能夠提供的幫助”中,61.3%的大學生都選擇了“建立創業實踐基地,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可見,我們在創業教育中應該提高企業實習實踐環節的比重,在創業課程設計時,應該邀請有經驗的創業者和成功的企業家作為客座教授進行授課,并且請他們一起設計創業實踐環節的課程。現廣東高校創業已擁有廣東團省委和廣東省科技廳聯合推動的政策優勢,利用共青團的組織優勢和省科技廳的資源優勢,吸引和支持高校畢業生投身科技創業實踐[4]。同時,2011年廣東省首個“大學生創業苗圃”正式掛牌,這意味著“一個創業項目+一份商業計劃書”,就可以幫助大學生們實現創業理想。苗圃充分整合了政府、企業、高校等多方資源,將發揮小企業創業基地、科技企業孵化器等現有園區和孵化基地的優勢,為創業大學生提供低成本的生產經營場所和企業服務,同時又將創業實訓、創業孵化、創業指導相結合,細化、規范服務流程,建立不同階段大學生創業的全方位、階梯型的創業服務體系[5]。廣東高校應該把握政策支持和資源支持,構建“政府—企業—高?!比铰搫拥膭摌I實踐平臺,讓大學生的創業實踐收到了“低成本、低風險、高成功率”的成效,從而探索出了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廣東模式”,使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內涵更加豐富。

(五)拓寬廣東大學生創業的融資渠道

“影響大學生創業成功的因素”和“您認為創業之前可能遇到的最大問題”調查中,“資金”都是排位第一的選項,說明創業資金已經成為經管類大學生創業的瓶頸。因此高校應該把創業融資列為必修創業課程,并積極聯系政府基金、金融機構、風險投資,拓寬學生的融資渠道,特別要注重將風險投資引入大學生創業融資視野,這是高校創業教育不可或缺的環節。根據廣東大學生創業融資渠道不完善的現狀,廣東高??梢匝芯縿摌I企業的生命周期和各種融資方式的特點,構建依托創業企業生命周期的分階段融資體系,根據企業的種子期、初創期、發展期和成熟期四個周期,分別推出種子基金(種子期)、擔?;鸷徒恿?初創期)、風險投資(發展期)、銀行貸款和上市融資(成熟期)的融資策略[6],并向經管類大學生詳細闡述各種融資方式的優劣勢,讓他們懂得根據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靈活自如地組合各種融資手段。

作者:曾梅華工作單位:廣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