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文網校建設工作通知
時間:2022-03-02 11:49:00
導語:農文網校建設工作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中共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云辦發〔〕1號)精神,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養具有一定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新型農民,充分發揮文化在服務“三農”中的重要作用,經縣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現就全縣利用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農文網培學校”的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建設“農文網培學?!钡闹匾院捅匾?/p>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是年起由文化部、財政部組織實施的一次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標志性工程。通過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將中華優秀文化信息資源以及貼近大眾生活的現代社會文化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整合,建成互聯網上的中華文化信息中心和網絡中心,并通過覆蓋全國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市(州)、縣(區)、鄉(鎮)、村(社區)的文化信息資源網絡傳輸系統,實現優秀文化信息在全國范圍的共建共享;目前,我縣已在縣圖書館及各鄉鎮基層文化站建成一個縣級網絡支中心、10個鄉鎮信息網絡站點?!稗r文網培學?!笔且晕幕瘶访?、文化育民、文化惠民為宗旨,以資源共享、網絡健全、運行有效、惠及農民為原則,依托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面向基層、立足“三農”,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務的社會教育學校。
(一)建設“農文網培學?!笔羌訌娹r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措施。根據《中共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云辦發〔〕1號)要求,以政府為主導,以公益性文化單位為骨干,以鄉鎮綜合文化站為重點,以村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為基礎,鼓勵全社會積極參與,努力建設以公共文化產品生產供給、設施網絡、資金人才技術保障、組織支撐為基本框架的覆蓋所有農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農民群眾看電視、聽廣播、讀書看報、進行公共文化鑒賞、參與大眾文化活動、接收文化素養培訓等基本文化權益。建設“農文網培學?!睂⒁劳形幕畔①Y源共享工程先進成熟的網絡技術和實施設備,進一步整合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資源,豐富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內容,提升農村公共服務質量,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產品,有力地推動我縣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二)“農文網培學校”是新形勢下提高農民綜合素質的現代化的新途徑。農村的發展對整個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沒有農民素質的提高,就沒有農村的現代化;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的現代化。相對偏低的農民素質已經成為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瓶頸。為此,加強農民素質教育,加快培育新型農民事關重大、勢在必行,建設“農文網培學?!?,將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的信息資源、社會各方面的師資力量和覆蓋到鄉村的培訓網絡,采取網絡教學、多媒體教學、流動教學等多種形式,創新農民素質教育的渠道和途徑,根據農民群眾不同的科學文化需求,提供各類知識信息,切實幫助他們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為新農村建設培養新型農民。
(三)“農文網培學?!笔钦腺Y源,為“三農”提供綜合服務的新平臺。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進程相適應,以提高農民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目標,以鄉鎮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為依托,以文化教育資源整合為手段,以多媒體教學為方式,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通過建設“農文網培學?!保ǚ中#?,努力構建覆蓋到村的農村文化信息素質教育網絡,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養具有一定科學文化素質和某項專門技能的新型農民。這種社會教育方式將為“三農”工作的發展提供綜合服務的新平臺,有力的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四)建設“農文網培學?!笔峭苿愚r村生產生活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及農民脫貧致富的新抓手?!稗r文網培學校”利用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健全的培訓網絡,采取網絡教學、多媒體教學、文化科技講座與輔導員現場教學、流動培訓等多種方式相結合進行教學。為農民群眾提供文化信息、圖書借閱、公共文化鑒賞、教育培訓、文化娛樂、科普教育、影視播放、公益文化講座等公共文化服務,將科學的先進的生產生活方式、有效的產業信息致富經驗傳播到農村,將推動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二、“農文網培學?!苯ㄔO任務和建設標準
(一)建設任務
與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站點建設的實施同步,凡是建有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鄉鎮都要建“農文網培學?!?。全縣已建成一個縣級支中心、10個鄉鎮基層站點;到2015年,村委會建成率20%;2020年實現“村村通”。
1.年6月底前,在縣圖書館建設縣“農文網培學?!笨傂#⑼度胧褂?。
2.年6月底前,在10個鄉鎮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站點建設鄉鎮“農文網培學?!?,并投入使用。
3.年,建成鎮安、龍新、平達3個鄉鎮“農文網培學?!笨h級示范點;啟動鄉鎮“農文網培學?!贝寮壏中T圏c建設。
(二)建設標準
“農文網培學?!鞭k學要嚴格以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管理辦法、“農文網培學?!惫芾磙k法為依據,按“六有”標準規范辦學管理、提高辦學水平。
1.有醒目的宣傳標牌。在縣圖書館掛“保山市農文網培學??h總?!泵Q牌;在各鄉鎮綜合文化站大門掛“鄉(鎮)農文網培學?!泵Q牌。在鄉鎮綜合文化站閱覽室門口掛“農文網培學?!睒酥九?。在“農文網培學?!蓖鈬娘@著位置要張貼或懸掛宣傳標語。
2.有校務管理機構和專兼職師資隊伍。鄉鎮“農文網培學校”,設名譽校長1名,聘請鄉鎮黨委書記擔任;設校長1名,由鄉鎮人民政府鄉(鎮)長擔任;設常務副校長1名,由鄉鎮綜合文化站站長擔任;設副校長或校務委員若干名,由鄉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及駐鄉鎮相關部門負責人擔任;設專職教師1—2名,由鄉鎮文化站站長及工作人員擔任,負責學校的教學管理及輔導、電子閱覽室管理、設備維護等工作;設兼職教師(輔導員)若干名,從相關單位聘請,負責某一培訓項目的教學和輔導工作。
鄉鎮“農文網培學?!痹诟鞔逦瘯O立分校,聘請村支部書記擔任分校校長,聘請村文化室管理人員擔任輔導員并負責分校日常管理工作。
3.有教學場地設施和培訓資質。各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室的公共服務設施,作為鄉鎮“農文網培學?!钡慕虒W課堂。鄉鎮綜合文化站的電子閱覽室、培訓教室、圖書室及其設備是鄉鎮“農文網培學?!钡慕虒W場地和設施。由縣級總校統一辦理農民工培訓資質后,縣級總校及鄉鎮“農文網培學?!卑词跈嗯嘤栙Y質范圍開展農民工培訓。
4.有培訓計劃及定向培訓服務的產業項目和專業聯系戶。各鄉鎮、各有關單位要根據“三農”工作的需要和農民群眾脫貧致富、文化娛樂的需求確定培訓項目和內容,科學合理地制定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有計劃分步驟地組織實施。要確定2項以上產業項目,開展長期定向培訓服務;要建立專業聯系戶制度,聯系一批文化能人、致富能手。
5.有經費保障。“農文網培學?!钡娜粘_\行、人員經費、工作場地的建設經費等要有保障??h財政每年安排專項經費4萬元,用于縣級總校網絡運行維護工作;各鄉鎮每年要安排專項經費用于校點的維護及運行。
6.有規范有效的校務管理制度、學籍管理制度、辦學水平評估制度。
三、相關要求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為切實做好全縣“農文網培學?!钡慕ㄔO工作,縣級成立由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縣文體局局長任副組長,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文體局、財政局、新農辦、農業局、林業局、水務局、畜牧獸醫局、人事勞動局、扶貧辦、民宗局、科技局、衛生局、計生局、司法局、教育局、安監局、廣電局、總工會、婦聯、團縣委、煙草公司、電力公司、電信公司、移動公司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文網培學?!苯ㄔO協調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文體局,由文體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縣文體局辦公室主任、縣圖書館館長、縣文化館館長為成員,具體處理日常事務。各鄉鎮要高度重視“農文網培學?!钡慕ㄔO工作,成立相應機構,抓好組織實施工作;并確定一名聯絡員負責處理具體事務??h級“農文網培學?!苯ㄔO協調領導小組將適時對各鄉鎮“農文網培學?!苯ㄔO情況進行督查、通報。
(二)明確責任,確保建校任務完成
縣文體部門是“農文網培學?!苯ㄔO的責任單位,要切實做好組織指導、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務平臺。相關成員單位要做好配合工作,在建設投入上要給予大力支持,在培訓上要負責提供培訓項目并編制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有計劃分步驟地組織實施?!稗r文網培學?!笨h級總校建設的具體責任單位是縣文體局,鄉鎮“農文網培學?!苯ㄔO的具體責任單位是鄉鎮黨委、政府,要按照“六有”標準完成建校任務。
(三)完善和規范“農文網培學?!惫芾?/p>
各鄉鎮、各有關單位要科學制訂并嚴格執行校務管理制度、學籍管理制度、辦學水平評估制度。
- 上一篇:黨組防止五種傾向經驗交流
- 下一篇:黨委四位一體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