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學實驗改革構想

時間:2022-05-11 09:36:19

導語:分析化學實驗改革構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分析化學實驗改革構想

摘要:在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大背景下,分析化學實驗作為傳統的基礎實驗課程,也承擔著改革傳統教學模式,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的迫切任務,本文通過分析目前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提出了一些實驗教學改革的措施。

關鍵詞:轉型發展;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通過合并、升格、更名等形式,地方本科院校經歷了以辦學層次提升、辦學規模擴張為主的外延式轉型發展。而近年來,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地方型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變革的生態體系中,已經處于了一個尷尬的狀態。據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地方本科院校的初次就業率不僅低于重點本科院校,更是遠遠低于高職高專類院校,這種現象雖然由很多因素造成,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也與許多地方院校在辦學理念上一味攀高求全,重學輕術,忽視實踐密不可分[1]。而正是由于地方院校發展定位不準,本科職業教育的匱乏,導致高技能人才培養的不足,無法滿足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和新型工業化道路對高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因此,加快地方院校向應用型技術大學轉型,大力培養高技術技能人才,成為了當前地方高校迫在眉睫的重大問題。[2]我校作為新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也是此次轉型發展的生力軍,如何借助轉型的契機,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也成為了當前面臨的首要問題。實驗教學是高等學校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等方面有著其他教學環節無法替代的作用[3],而“分析化學實驗”作為我院所有專業學生的必修基礎課,更是承擔了培養鍛煉學生職業技能的重任。但由于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實驗教學過于呆板化,使得學生對于實驗課程不能引起足夠重視,導致達不到實踐訓練的目的。因此,必須清醒地認清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要求,客觀地理清目前存在的問題,從根源出發,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把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符合職業發展需要的人才作為實驗教學的首要目標進行實驗教學改革,才能順應時代要求,培養出符合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1目前存在的問題

1.1實驗項目的設置缺乏應用性

分析化學實驗是以分析化學理論課為依托開設的,所設項目也是按照理論課程的相關內容而定,因此內容單一,且大多屬于驗證性實驗,即使設置了綜合性實驗,仍然不具有探索性和應用性,缺乏與生產實際的聯系,這難免導致學生對實驗缺乏興趣,不予以重視,在實驗過程中不認真思考,按部就班操作,這樣的狀態不僅影響實驗教學的質量,還會影響實驗教學的秩序。所以要實現實驗教學條件和組織方式的轉型。

1.2實驗教學方法缺乏互動性

目前對于實驗課程的教學,大多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師將實驗目的、原理、內容、注意事項等以板書或ppt的形式呈現出來,并逐一給學生講解,有的教師甚至因為擔心學生在操作中遇到疑難問題而影響實驗進度,就將所有可能存在的現象和解決方法詳細地交代給學生,然后讓學生依樣畫葫蘆地操作。這種呆板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幾乎可以不動腦筋思考,甚至不需要預習實驗。久而久之,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鍛煉,學習的主動性得不到充分挖掘,創新思維受到了抑制,也難以勝任今后的工作。因此,要實現實驗教學方法的轉型。

1.3實驗考核方式缺乏科學性

分析化學實驗作為一門專業基礎實驗課,其成績主要由平時成績、期末考核成績和考勤成績組成。而平時成績主要以實驗報告成績為依據,但不可否認的是,實驗報告僅能反映出學生實驗過程中的部分問題,較難真實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樣的成績評定形式,使得學生將重心放在了實驗報告的編寫上,有的學生甚至為了獲得高的分數而在數據上作假,這不僅助長了部分學生偽造數據的不良風氣,更違背了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的初衷。所以,要實現實驗考核制度科學化的轉型。

2推動實驗教學改革,適應轉型發展需要

2.1改革實驗教學內容,培養學生應用型實驗技能

由于分析化學實驗屬于專業基礎課程,以培養學生對于分析儀器的基本操作為主,因此,在實驗項目的設置上,應該兼顧其可操作性和應用性,所謂可操作性,即能夠通過實驗過程,使得學生掌握相關化學器皿的正確使用方法,由于分析化學實驗的內容主要是化學分析,即常量和半微量分析,因此,要求所設置的實驗項目也應該符合這一用量要求。而實驗的應用性主要體現在要與企業檢驗檢測環節相匹配上,因此應更多地深入地方企業以及相關檢驗機構進行調查了解,按照企業和相關單位的需要對實驗項目進行調整和優化,而在實驗內容的設置中,應更多地采用國家標準方法,并以實際樣品進行實驗,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實驗興趣,更能將其置身于今后的職業環境中進行操作訓練,使得學生能夠更加適應今后的工作崗位,增強其職業競爭力。

2.2改革實驗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分析化學實驗作為訓練學生分析檢測技能的入門課程,在教會學生標準操作的同時,更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鍛煉其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樹立起正確嚴謹的科學觀。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轉變其主體地位,將實驗設計成帶有啟發性的教學情景,并將實驗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引導的方式讓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并給出自己的答案,教師與學生經過探討后再形成最終的解決方案,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積極性,也鍛煉了其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其今后獨立解決工作難題提供有效的思維方式。此外,還可以嘗試開放性實驗,即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實驗進行改良創新,為學生創造一個以自我為主體的實驗環境[4],使得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創新能力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也符合學校對在轉型發展規劃中對實踐教學要在“練中學,做中學”的要求。

2.3改革實驗考核方式,實現學習效果評價的科學性

分析化學實驗考核改革,應該與學校轉型發展中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相適應,在制定考核標準時,應將重點放在學生操作技能的考評上。具有熟練規范的操作技能是學校對應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實驗考核上,首先,應該改革過去的僅通過實驗報告成績評定學生實驗成績的方式,將學生操作技能的規范性和熟練性作為成績評定的主要指標,并將此貫穿于整個學生實驗過程中,教師可在上課期間,通過巡視的方式,規范學生的操作方法,對屢次糾正仍不能正確操作的學生予以扣分并留下單獨培訓。其次,由于操作技能的規范化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因此,在成績的分布上,應加大平時成績所占比重,這不僅能反映學生學習的態度,也能體現出學生技能訓練的效果。最后,社會對應用型人才更高的要求是具有一定的創新思維,因此,對于期末考核,除了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外,還可用工廠中分析人員常做的工作為實驗題目對其綜合能力進行考評,比如給定一個樣品,讓學生用相關國標對其進行質量評價,考察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3結語

在當前全國新興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大背景下,分析化學實驗作為傳統的基礎實驗課程,承擔著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分析檢測人員的重任,因此,在教學改革中,應與時俱進,結合地方經濟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的要求,大膽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嘗試,以學生為主體,就業為導向,大力培養鍛煉其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與就業競爭力,縮短學校到企業,課堂到崗位之間的距離,切實解決畢業生就業難和企業高層次技術人才緊缺的結構性矛盾。

作者:呂瑞 譚曉磊 單位:綿陽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張兄武,許慶豫.關于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4(10):93-97.

[2]劉教民.推進地方高校轉型發展,大力培養高技術技能人才[J].華夏教師,2013(9):5-8.

[3]楊國良,高瑞光.新形勢下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J].教學研究,2005,28(1):62-65.

[4]李波,范會濤,趙強,等.高校轉型發展時期的無機化學實驗課改革研究[J].廣州化工,2014,42(24):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