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征管工作總結

時間:2022-02-25 03:03:00

導語:財稅征管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稅征管工作總結

一、致力體制創新,推行了四大改革

按照建立公共財政體系要求,積極穩妥地實施了以下四項改革。一是進行了財政預算改革。進一步細化了預算編制,實行了財政綜合預算,把預算內外資金捆起來安排,在安排單位預算支出時,先安排預算外資金,不足部分再由預算內安排,從而極大緩解了全市財政支出壓力。二是推行了“非轉經”改革。把國有資產統起來管理。2004年初,我們組建了“國有資產營運有限責任公司”,出臺了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意見,目前此項改革進展順利,成為我市財政增收一條新途徑,既確保了全市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又增強了政府可用財力。三是抓好了村帳鄉改革。在總結改革試點成功經驗的基礎上,2005年在全市各鄉鎮(街道、管委會)全面推行。進一步規范了村級財務管理,促進了村務公開,鞏固了農村稅費改革成果,改善了基層干群關系。四是調整了鄉鎮(街道、管委會)財政管理體制,按照“誰發展,誰受益,快發展,多受益”的原則,對鄉鎮財政管理體制實行“劃分稅種,核定收支,收支掛鉤,定額上繳,補助逐年遞減,欠收抵支,超收全留”的管理模式,理順了市鄉兩級政府事權與財權的關系,極大調動了鄉鎮加快發展的積極性。

二、立足應收盡收,狠抓了三大環節

一是夯實了征管基礎。積極開展宣傳造勢,營造納稅氛圍。大張旗鼓開展了“依法誠信納稅,共建小康××”主題活動,通過電視、廣播、標語等宣傳媒體,廣泛宣傳國家稅收法律和政策,今年,我們還將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納稅情況在電視臺公開播放,加大社會輿論監督力度,在全市形成了依法納稅光榮,偷稅漏稅可恥良好氛圍。同時推進稅源普查,強化稅源監控。稅務部門集中時間、集中力量、按照統一內容、統一口徑、統一標準、統一進度要求,在全市進行了一次徹底的稅源普查工作,比較準確的掌握了全市主要稅源和重點稅源情況,在稅源普查的基礎上,稅務部門進一步完善了稅源監控體系,對全市納稅人進行了分級管理,按月反映,按時申報,全程監控,建立完善了規范的稅源控管臺帳。二是強化了征管手段。2004年以來,在加強財稅征管方面先后出臺了26條硬舉措。第一,加強了重點行業稅收征管。2006年在陶瓷、水泥、碳酸鈣行業推行了最低稅控線管理方式,僅1—10月份陶瓷行業稅收達到1239萬元,同比增長36.45%,水泥行業稅收達到1930萬元,同比增長214.85%;在車輛稅方面,針對新增車輛保有量有所下降的問題,進一步完善了鼓勵發展汽車運輸業優惠辦法,理順汽車稅費管理,全市汽運產業得到蓬勃發展,車輛稅收節節攀升。截止今年10月份,全市車輛稅已征收入庫4425萬元,全年有望突破5000萬元;在房地產稅收方面,實施了由稅務、房管、國土部門聯合控管,代扣代繳作法,2006年1—10月份全市房地產行業稅收達到3521萬元,增長89.41%,在礦產資源稅方面,推行了以使用炸藥量為計稅依據源頭控管辦法,2006年1—10月份全市資源稅達到1516萬元,增長246.31%。第二,加強了部分重點稅種征管。契稅方面,制訂了《××市契稅征收管理辦法》,今年全市契稅文秘雜燴網1—10月份達到1400萬,是03年10多倍;企業所得稅方面,通過采取帶征方式,今年1—10月份達到3800萬,增幅達到92%。第三,加強了新世紀工業城稅收征管工作。針對新世紀工業城納稅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一方面召集新世紀工業城企業法人代表專門召開座談會,對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明之以法,增強了客商誠信納稅意識,同時進一步優化了園區服務體系,密切了稅企關系,完善了園區企業稅收臺帳,切實加強了征管力度,有力地扭轉和規范了工業城納稅秩序。三是加大了稽查力度。從嚴、從重、從快處理了一批惡意偷稅、逃稅案件。2006年1—10月份,稅務部門共匯算清繳企業300余戶,重點核查企業30余戶,查補入庫稅款,滯納金罰款810.69萬元,真正達到了以查促管,以查促收目的,在全市營造了良好的稅收環境和經濟發展環境。

三、立足開源節流,強化了三大舉措

在強化征管,廣開財源的同時,立足我市當前財力并不寬裕的現實,千方百計做好節支文章。一是突出抓好了非稅收入管理。政府非稅收入是政府財政收入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理順政府分配關系,健全公共財政職能的客觀要求。近年來,我們一方面積極挖掘非稅收入潛力,向行政事業資產要效益,向國有資產營運要效益,向城市資產經營要效益,向土地開發經營要效益,確保政府非稅收入應收盡收。一方面將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專項收入等政府非稅收入逐步納入預算管理,嚴格落實收支兩條線規定,嚴肅財經紀律,杜絕體外循環,統一政府財權,真正做到了還權于政府,還錢于財政。二是出臺了“人、財、物、編、會、車”管理辦法,市委、市政府帶頭過緊日子思想,遏制支出增長勢頭,2006年1—10月份,市本級支出下降1254.6萬元,同比下降6.65%。同時對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吃空餉人員進行了一次清理,共清查出在編不在崗人員223名,每年可為市財政節約資金近300萬元。三是成立了財政投資項目評估中心。對市財政投資項目均由評估中心先行評估拿出資金使用報告,經市政府領導集體審核把關后,再由市財政下撥資金,項目完成后,財政和審計部門還要進行審計,此舉即大大節約了財政資金,同時也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