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4-01-08 17:42: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市值管理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知識管理 價值評估 知識管理系統
1.Introduction
Knowledge can be tangible and explicit if it is planned,controlled, facilitated,as is standard with other assets or processes in an organisation.The management of knowledge adds strategic value.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ortanc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While there is no identical defini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a typical view is that knowledge management can be defined as the mana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available to an organisation.It involves the creation,capture,storage,availability of knowledge in order that organisational activities build on what is already known and extend it further.Knowledge management activities commonly include the sharing of information and facilitating the exchange among employees in a company.
2.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Knowledge Management
Many economists have addressed issues related to knowledge.For instance,Hayek(1945)observes”the knowledge of the circumstances of which we must make use never exists in concentrated or integrated form, but solely as the dispersed bit of incomplete and frequently contradictory knowledge which all the separate individuals possess.”
In any economy,the aim is to maximise the advantage from a source of competition.If knowledge is a basis for the economy,then this economy has to be formed around maximising the use and the management of knowledge in businesses.
petitive Advantag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Having knowledge can be regarded as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possessing the other means of productionland,buildings,labour,and capitalbecause all the other sources are readily available in an advanced global society,while the right leading-edge knowledge is distinctly hard to obtain.”
Knowledge management has been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business because it can bring more potential resources for a company.A company’s success is dependent on adding value.This requires creativity based on the current knowledge position of the company.Maintaining what is already known in a company and renewing the knowledge continuously.This is a transparent approach to handle and update the knowledge.And with the great improvement of knowledge,a company,which has already moved from being labour intensive to process intensive, can carry out tasks most efficiently, effectively, economically and productively.
4.Driving towards Knowledge Management
How to get people to share their knowledge or how to make employees produce larger profits through their knowledge?The easiest methods are through traditional rewards,such as pay,incentives,benefits,stocks,profits,and commissions or alternatively,through learning opportunities.
The primary reason for knowledge sharing is that customers are looking for value and companies have to provide value propositions.Even in some tranditional businesses,offering new value through innovative ideas and knowledge can catch more customers’eyes.Such as IKEA,the furniture retailer,has a group of innovative people who design creative products for customers.
“The need for greater product and service innovation to keep pace with technological and societal advances and compete with the growing power of companies in China and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ways to improve efficiency and cut costs.Today’s companies are rewiring for creativity.”Organisations are facing the need to change quickly and dramatically in order to survive.
5.Conclusions
Knowledge management requires focus because of its relationship with economy. It is therefore a critical success factor contributed to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And knowledge as ability,requires management.
References:
[1]Kew,J,Stredwick J,Business Environment,2008.
篇2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中職學校;數學課堂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2
課堂管理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教師應用必要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對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進行有效的策劃和調節,形成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自發的、主動積極地進行學習活動,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的的作用。中職學校的數學課堂教學活動,課堂管理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進行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管理的探索和研究更是十分的必要和可行。中職學校數學課堂管理重點做好兩個方面:保障有序嚴謹的課堂秩序,培養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一.保障有序嚴謹的數學課堂秩序
課堂教學是有秩序的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教與學的行為。在中職學校的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可避免的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說,一些學生整日乏困、精神萎靡不振;一些學生在課堂上沉迷于手機游戲;一些學生無事生非擾亂課堂紀律等等。這些情況若是不能夠及時處理,課堂教學就不能夠得到保證,甚至造成長期課堂紀律的松散和班級整體的學習成績下滑。所以,養成有序嚴謹的數學課堂教學秩序,是順利實施數學課堂教學的有利保障和必要條件。
第一,教師自身加強教學目標的研究,準確把握教材的傾向性
在數學課堂管理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數學課堂管理的低效率部分是因為教師對教材的認識和學習研究不足所造成的,教學目標混亂導致教師對課堂的掌控不力,無法樹立教師在課堂中的威信,從而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高效的數學課堂管理要求教師必須在課前就要有效的備課,明確教學目標,理解教學目標的要求,尤其是中職學校的數學課程與工作實踐聯系十分緊密,教師自己首先要理解“有用、夠用、實用”的教學指導原則,根據教學目標分析研究教材內容,熟知教學要實現的目標方向,從容應對課堂。
第二,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制定學習目標,以學生發展為主體,充分實施教學目標
數學課堂管理要求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與“學”的關系,轉變教學觀念,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弄清楚“學什么”、“怎么學”的問題。在數學教學內容的安排中,教師需要精選教學內容并且巧妙的安排教學順序,在基本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對教學內容可以進行刪減、替換和補充,也可以根據學生接受知識的特點編排教學內容,通過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進行數學課程的安排與講解,這樣就避免了單一重復和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也就使得學生更加的容易接受和樂于接受。
二.培養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在保障了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的前提下,教師還應該認真的準備課堂教學的教法。中職學校的學生數學水平參次不齊,數學能力也五花八門。為了使得數學課堂教學取得較好的成果,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整體教學質量,作為傳授知識的教育者和學習知識的引導者,就一定要營造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活動,尋找和追求在學習當中的快樂與成就感,在不斷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過程當中體會學習的樂趣,擺脫學不會的煩惱。
課堂氣氛的活躍可以幫助學生放松大腦,便于勤思考、多提問,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激勵學生主動參與的心里和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實踐表明,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有助于良好思維習慣的養成,更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堂學習的內容。同時,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互動,也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逐步讓學生有意識的自覺進行學習,調動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意識。
教師作為課堂管理的主導者,如何制造好的課堂氣氛,怎樣實現活躍學生思維的教育目標,教育方法和教學手段至關重要。
第一,課堂上的提問要有思維上的靈活性,符合學生們的認知水平
數學課堂管理必須重視對課堂上的提問的研究,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必須有其針對性、啟發性,而且問題的設計要求遵循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既是學生必須解決的,又是學生們經過努力能夠解決的,不能太簡單,一看就明白,也不能太難怎么想都解決不了,留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也要及時點撥答疑解惑,不僅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同時也要重視因材施教,注重個體差異,讓每個人都能達到自己能夠達到的水平,讓學生逐漸形成逐層深入的探索精神。
第二,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李炳婷在《怎樣進行有效的數學課堂管理》中提到:“數學課堂管理本質是讓學生能夠愿意學習,自主學習,學會如何學習的同時可以養成自學能力和自我發揮能力,也是為學生走向社會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李老師的話充分說明,數學課堂管理的重要內容仍然是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學習方法的指導具體不再贅述。
第三,教師要懂得如何“放手”,掌握好數學課堂管理的度,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自己探索和研究
一堂數學課結束,通常會聽到教師這樣的抱怨,“學生都不配合”、“課堂的氣氛不夠活躍”等。歸根結底,還是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之中不敢放開手腳,對學生們不放心,唯恐學生出錯,急于自己總結學習結果,從而忽視了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應該大范圍參與教學活動的重要性。
第四,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數學課堂管理思想
“以學生為中心”一直是數學課堂的最高準則,在教學的過程中,這體現了三個基本的原則:一是旨在培養學生的理解應用能力;二是課內課外相互結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索能力;三是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滿足學生的各項需求,以學生的參與為教學準則。
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數學課堂管理中采用了減少講授時間,增加課堂互動的做法,以此來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與學活動的積極性。學生的參與不僅僅局限于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本身當中,他們更加關注的是怎樣學會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學會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啟發學生在課堂中自學,在實踐中鍛煉,讓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的研究,充分發揮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
總而言之,中職學校數學課堂管理的得當,組織方法合理有效,能夠為學生創造良好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能夠合理的激發出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探索的興趣以及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行為習慣,充分地發揮出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聰明才智,可以使得學生形成勤奮積極、好學向上的優良作風,能夠有效的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從而保障數學課堂管理的順利實施,以及教學目標的順利進行。因此,重視和探索數學課堂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有效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篇3
企業開展全面質量管理進行了論述,提出了些個人見解,僅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路橋施工;質量管理;企業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the author can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qualit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idge i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management analysis, make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arry out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s discuss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personal opinions, only for reference to fellow.
Keywords: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Enterprise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C2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質量是工程的生命,沒有質量的工程是零的工程?!边@已是廣大路橋施工人員的共識。但路橋施工環境復雜,影響質量的因素千頭萬緒。如何最經濟、最有效地控制質量,這就需要我們了解并采用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全面質量管理。全面質量管理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如何有效地應用它于路橋施工企業,值得認真探討。
1路橋施工的特點
(1)工程條件復雜,施工困難大。需要在各種地形、地質條件下進行,條件復雜多變,較其他各項工程
施工,雖然技術不是很復雜,但是具有較大的難度;
(2)工作量大,投資金額大,一般項目投資都上千萬以上,多者達到幾億幾十億,工期時間較長。一個項目的建設一般需要一年或幾年的時間;
(3)管理復雜難度大,作業面大,需要的人員、設備多,設備種類型號也多種多樣,決定著管理非常復雜;
(4)施工變數大,施工過程中設計變更多,受氣候影響大,質量進度較難控制;
(5)施工人員的素質、能力和責任心對施工效果影響最大,所以最需要加強管理,選擇優秀的隊伍;
(6)管理水平差異大,水平的差異造成質量的差異。施工的難度、復雜性,決定它最能體現施工單位的能力、經驗和管理水平,同時施工質量差異也很大。
2路橋質量的特點
(1)顧客代表(監理工程師) 對整個產品生產的全過程進行監督、認證;
(2)質量缺陷修復難、修復時間長,因而損失嚴重,不良影響大;
(3)質量最難以保證,施工的特點決定它的質量,比較而言最難以保證,在施工中應作為管理的重
點;
(4)投資(中標價格) 的固定性和全國公路建設市場價格偏低,決定施工企業在質量上無法進行更
多的投入;
(5) 規則的不完善和市場競爭的不規范,使企業信譽與獲得市場份額沒有完全的直接關系,使得企
業被動地抓質量;
(6)不合格產品多,最終影響產品質量的較少,因為大部分不合格品都可以在工序交接和分項工程
檢驗過程中得到糾正。
3質量管理和全面質量管理的概念
所謂質量管理,就是以產品質量為中心的一種管理制度和經營方法,它要求并保證用最經濟的方法研究、設計、制造、銷售用戶滿意的產品,質量管理是企業為了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而綜合運用的整套質量管理體系、手段和方法所進行的系統的管理活動,這種管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而逐步由低級到高級,歷經第一階段質量檢驗,第二階段質量控制而發展到現在的第三階段全面質量管理。
所謂全面質量管理,就是組織企業全體職工和各職能部門參加,綜合運用現代科學和管理技術的成果,控制影響質量的全過程和各個因素,經濟地研究、制造、生產用戶滿意的產品的系統,所以說全面質量管理包含著一條科學的質量管理理論和方法體系,概括地說,它是以適應用戶需要為目的,以科學的理論技術、管理方法為手段,以改進生產技術為基礎,以使用效果、經濟效益為最終評價標準的質量管理體系,它的主要職能是以質量保證作為特征的質量檢驗和質量控制,它的基本任務就是以經濟的方法生產出用戶滿意的產品,它的核心就是用系統的觀點來認識和管理質量的方法,確立明確而又可行的質量目標,形成一個有利于對質量實施系統管理的質量管理體系,運用一切能夠促進提高質量的現代管理技術和管理方法,使一切與質量形成有關的人員都能參與到質量管理工作中來。
4全面質量管理在路橋施工企業中的應用建議
4.1 企業全員質量管理教育是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的首要條件
做好全員質量管理教育,開展QC小組活動,明確QC 小組活動的內容、作用、方法和手段是推行TQC 的前提,使全員正確認識QC小組活動的意義、同時把開展QC小組活動作為加強施工班組建設和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以利于企業的決策及企業目標的落實同時開展QC小組活動的目的不僅局限于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而是要著眼于提高企業職工參與管理的意識,以提高職工素質和企業素質。但搞好企業全員質量管理教育必須注意以下問題:第一,開展質量管理教育必須掌握原則性、計劃性。第二,全員質量管理教育計劃要有一定的靈活性,要有明確的方針、目標和措施,要結合企業或工程中實際存在的問題,不要搞形式主義,根據開展教育的形式、對象和實際情況不同,靈活運用。第三,明確企業管理體制、質量管理教育、職工教育的三者關系。三者關系是互為制約的,深化企業改革和搞好質量管理教育、職工教育是緊密相連的,做好這項工作有利于完善企業管理體制。
4.2 搞好全面質量管理的關鍵是領導的重視
首先,開展好TQC的關鍵在于領導,QC工作應該作為各級領導的主要工作,領導是否重視主要表現在企業是否設立專職的組織管理機構,是否領導親自組織管理,如果沒有一支強有力的隊伍,開展TQC也只能是流于形式。同時企業各級領導要切實掌握TQC的基本知識,否則無法抓好此項工作。因為TQC不是哪個領導的主觀意識,而是本身的特點和科學性及質量管理實踐的經驗所決定的。
其次,企業領導必須樹立系統管理的思想,因為推行QC一個基本要求,是全員、全過程、全企業開展質量管理,用各種方法進行綜合治理,實踐證明這是非常必要的。質量管理工作涉及企業的方方面面,局部治理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往往因此被動挨扛,不能主動控制。一個質量事故,除其直接原因外,還會與技術措施、機具管理、工藝方法、管理機制、人員素質、勞動紀律及至經濟責任制等因素有關連。因此,要做到主動控制事故,就必須樹立系統管理的思想,研究分析與質量有關
的各個方面的各種聯系,進行綜合治理,使質量管理系統整體優化,從各個方面控制人的工作質量、工序質量,確保工程質量。
4.3 開展TQC必須與班組建設相結合,有計劃、有措施、有檢查、有落實,切實搞好小組活動
TQC的核心是人的管理,強調人的積極性,人的素質和工作質量是推行TQC的中心環節,特別是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TQC 把過去以監督為主的管理變為群眾性的民主管理,提倡全企業、全過程、全員的管理,Qc小組活動同樣離不開對人的素質的控制,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行科學管理,是促進班組建設的重要條件。而QC小組活動目標必須通過班組建設來實現,企業方針、目標和升級創獎的考核指標最終都要落實到班組,班組在企業內部升級就必須通過QC小組活動這種形式來強化質量意識、不斷發現在運行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并通過對課題的立項、研究等活動來尋求規律,總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企業范圍內普遍推廣。這就有利于增強職工的質量意識,民主意識,有利于提高班組素質和職工素質、可見QC小組活動是實行科學管理的具體體現。過去班組建設在一些企業中一直是薄弱環節,導致QC小組很難開展,班組建設得以加強后,就為QC小組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4.4 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將標準化工作注入TQC之中
全面質量管理是以預防為主,變“管結果”為“管因素”。搞好質量管理工作就應找一找影響質量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有針對性地采取手段,在影響質量的“人、機、料、法、環”(4MIE)五大要
素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由于施工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必須控制其工作質量,實行嚴格的工序管理,這樣推行TQC就必須建立起質量控制,質量預控的概念。同時,由于現代化的管理手段是在TQC 中效率高、運行快,能夠及時反饋信息,使質量問題及時得到處理。實踐證明,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將質量管理納入標準化的軌道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4.5建立健全質量管理的保證體系,樹立法制觀念,從嚴治理質量工作,是推行TQC的重要手段
明確各部門每個職工在質量管理方面的責任、權限和分工,并與考核獎懲結合起來,做到責、權、利相結合,各級都應建立健全TQC的專職機構,充實精干的人員加強檢驗、化驗機構的建設,搞好TQC必須建立起強有力的保證措施,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正確地運用激勵手段是調動職工參加Qc小組活動積極性的有效方式。QC小組活動是一種通過人的極大熱情和積極性來改變現狀,創造成果,
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對職工進行質量宣傳教育,警鐘長鳴是提高職工安全質量意識的必要手段和途徑,必須幫助職工建立“法治”觀念,修訂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并按規章制度處罰違章違紀人員,也是一種教育的手段和方式。
篇4
關鍵詞:施工管理;重要性;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TU71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市政工程項目產品類型的特殊性導致了項目產品質量的復雜性,涉及很多專業領域,如技術標準、材料等。在項目的建設過程中,項目的參與方均有各自的質量管理,建設方的質量管理是所有質量管理中的主體部分。項目各參與方也是基于建設方的質量目標形成自己的質量目標。建設方的質量管理貫穿整個項目各個階段,是居于主導地位的質量管理。要想從根本上保證項目產品的質量,建設方必須提高自身的質量管理水平。整體而言,建設方的質量管理包含兩個方面。首要方面就是明確自己的質量目標,其次是項目進行中的全過程監控。在項目的階段中,由于不同類型參與方參與項目,建設方在項目的各個階段進行質量管理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在項目前期,建設方委托咨詢單位對自己的需求目標進行分析與論證,此時的質量管理相對較側重于保證咨詢單位項目評價的可靠性。項目計劃與設計階段,建設方質量管理的內容是與相關設計單位溝通,以保證設計方案滿足項目的質量標準。項目的實施階段,建設方應選擇優秀的承包商、供應商等項目參與方,監督并保證其實現項目的質量目標。工程質量是工程建設的核心,施工階段是工程質量形成的決定性階段,因此此階段是質量管理的重點。施工階段質量管理主要包括四個主要方面,一是建立高效的組織機構;二是準備工作的質量控制;三是原材料的進場驗收和復檢;四是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一、加強施工現場管理的重要性
(一)建筑施工企業系列標準的貫徹控制,要求施工企業把質量管理的重點放在施工現場,突出施工現場質量控制,建立質量保證體系
考核建筑施工企業的第一系統目標,即質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標的落腳點也都是在施工現場。施工現場露天高空作業多,多工種聯合作業,人員流動大,是事故隱患多發地段,加強施工現場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率,加強工程操作的系統性推行。另外,在施工現場的改善人、物、場所的結合狀態,減少或消除施工現場的無效勞動,能減少施工材料的消耗,為施工企業節支增收。工期的拖延或趕工都會直接影響到施工的質量、安全和成本因素。加強施工現場管理,提高合同履行率,能確立企業信譽,保證企業效益。施工現場管理是施工企業各項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是整個施工企業管理的基礎。
(二)加強施工現場管理是市場競爭的需要
施工企業在市場經濟中提供的建筑產品需要符合市場需求,即工期和造價合理、質量好的建筑產品,在競爭中才能得以發展和生存。在施工現場建造成的這種產品。因此,必須靠施工現場管理對其質量進行保證。建筑產品質量的優劣、成本的高低、施工進度的快慢,企業的效益好壞有直接的關系。實踐證明,企業只有加強施工現場管理的重視,才能有效的促進生產力以及企業的對外形象的提高。施工現場管理水平的高低決定著施工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應變力,并直接對企業的經濟效益有著影響。
(三)加強施工現場管理是科技進步的需要
隨著科技的發展,大跨度、高層、復雜的建筑物越來越多。在施工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應用也日漸頻繁?,F代化要素的增多,對施工企業的專業化、規范化、標準化要求隨之增加。因此,只有加強施工現場管理,科學嚴格的管理體系的建立,才能促使施工企業保證現代化需要的適應。
二、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質量問題
(一)施工技術落后,管理薄弱
施工技術和管理是市政工程質量達標與否的重要因素,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良好的施工技術要有管理作基礎,管理又要以良好的施工技術為依托。施工技術和管理包括施工方案的選取、施工過程的控制、施工技術的實施等等內容,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經常出現由于管理不到位,技術落后而造成的質量問題。例如,盲目施工,圖紙不明確,施工不規范,基礎環節與實際發展脫節等等。另外,由于管理意識的薄弱,常常會出現施工流程錯誤,人員工作內容不明,責任落實不到位等現象,這都嚴重阻礙了市政工程的安全質量。
(二)行業技術標準滯后
目前的市政設計、施工標準與實際發展相比,有的標準空缺,有的標準滯后,這工程質量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程度的制約,最后導致先天不足。另外,施工圖審查規范缺失?,F行國家無市政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盡管有建筑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辦法,許多地市縣施工圖審查機構,無市政施工圖審查資質,無相應資格專業人員,這就使施工圖審查批準制度難以得到切實貫徹,并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三)施工單位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
由于市場還不規范,市場準入門檻不高,加之多數施工企業質量管理存在薄弱環節,有些建筑企業搞內部項目承包制、轉包掛靠的行為較為普遍,這就削弱了企業對工程質量的管理。另外,有些地方為了建筑業的發展進行扶持,提供了優惠政策針對企業資質的升級,總包企業行列也吸納了一批分包企業,但是現場施工質量控制和工程的質量管理控制能力和實力欠缺,質量問題頻發。
(四)全新管理概念運用的不當
新時代下科技不斷的進步發展,公司在競爭中處于機遇與挑戰并立的局面,面對全新挑戰,公司要是不進行革新管理,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有些公司只重視近期的發展目標和眼前的利益,未能從長遠的發展進行考慮,這種輕視管理的公司,容易造成資金運用不當,還容易偏重技術水平,使得管理失衡,對于工程進展和工程施工管理形成巨大的妨礙作用。
三、市政工程在施工管理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體系
要想保證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一定要在規定的范圍內做出合理的現場施工管理。使得對于施工現場管理者的要求就十分嚴格,同時,在建筑工程施工進行前一定要了解到管理機制對于施工現場的重要性以及嚴重性,盡量避免一些突況的發生。想要做到這點,首先就要先設置一個專門的管理機構,使其管理效益最大化,其次,也要加強先進技術的管理經驗,精簡人員減少不必要的開支,最后,我們要將這個管理制度在公司中有效、合理的運行起來,增強管理力度,設置相關的管理部門,確保我們的建筑施工現場的管理完善,不會使其出現意外的情況。
(二)科學管理施工現場材料與機械設備
據統計的相關數據表明,在整個市政道路施工建設總造價中,施工材料費用占很大比例,約50%,也就是說,充分有效的利用施工現場材料與機械設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工程造價。可見,科學管理施工現場材料與機械設備,對控制工程造價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合理選取施工現場材料與機械設備是整個施工過程的關鍵,選取時施工現場作業人員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有對比性的選取,以優化整合施工現場材料與機械設備。
(三)強化市政工程檢測手段
市政工程的原材料抽檢、半成品檢測及技術制定是實施市政工程質量和安全監督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加大投入,提升對市政工程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檢測能力。不僅要嚴格要求施工單位按項目的數量和批次進行自檢,而且監理單位要嚴格要求進行見證取樣,確保市政工程原材料、構配件質量和市政工程的使用安全。
結束語
市政工程施工中質量問題隨處可見,雖有解決辦法,但是很難將其徹底清除,所以,我們必須做好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而為了做好工程施工的質量管理工作我們要做好事前準備工作,在施工中將隱患及時扼殺,降低質量可能出現的問題,以達到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最好的效果為目的。
參考文獻:
[1]金志健,沈子軍.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問題、原因及對策[J].科技創業家,2014,04.
[2]楊多斌.淺析如何加強市政工程施工質量管理[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2.
篇5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
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the pros and cons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the key is reflected in the construction phase, the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The article put out a preliminary study on quality control points in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cess,.Key words: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U712+.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01-0020-02
目前,我國的建筑施工企業在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方面,逐步形成了具有現代管理意義的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施工管理就是對工程項目進行中的安全、體系、人員及技術水平的控制。
1建筑施工質量管理概述
1.1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建筑工程質量包括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建筑工程的結構安全是否滿足設計及相關規范標準的要求;二是建筑的使用功能是否滿足設計及相關規范標準的要求。前者是管理的核心, 后者是目標。我們通常所說的質量管理就是要通過對過程的控制,使二者都在受控的狀態下實現建設。
1.2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重要性
對建筑工程施工進行必要的質量管理,這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質量管理工作的效果如何,在某一方面來說就影響到了建設企業的企業信譽、 經濟效益甚至是企業的生存問題。因此, 建筑工程的施工必須要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術條件和技術裝備的基礎上進行建筑施工, 為了更好的使用這些技術條件和技術裝備,則需要企業良好的施工組織管理水平來進行實施和支撐。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問題分析
一組統計數字顯示,建筑物的平均使用壽命,英國為130年,歐洲大陸為80年,即使建筑更新較快的美國也達到了60年,而在中國內地,建筑物的平均使用壽命還不到30年。建筑物的使用壽命是其質量的客觀反映,我國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如此低,其質量難免令人擔心。從宏觀角度分析,既有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市場方面的原因。然而更突出的問題卻存在于微觀方面。具體來說,主要有如下幾方面的表現:
2.1建筑施工企業的內部管理存在問題。如管理職責不落實,資源配置不充分。大部分質量管理上的不合格項和實物質量不合格的出現都與職責不落實密切相關。對分承包隊伍的評價選擇和管理不能滿足實現質量目標的需要。對勞務分承包隊伍的評價大多只停留在其所持證件的驗證,忽視對其實際質量保證能力的評價、考察。預防、糾正措施的機制形同虛設。
2.2政府監管不到位,竣工驗收把關不嚴。有些工程違反法定建設程序,未辦理相應手續就盲目開工建設;有些工程層層轉包,企業資質審查不嚴;有些工程施工圖紙未經審查即開始施工,邊施工邊設計,盲目追求施工進度,留下很多質量隱患。驗收作為工程質量的最后一道關口,最初由政府監管部門把關,但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實行竣工驗收備案制后,工程質量由業主負責,開發企業在驗收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一些質量監督部門監督不力,竣工驗收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2.3 施工質量管理體制不完善。目前我國的建設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制還存在著政企不分、政出多門的現象。目前難以實行嚴格、公正的施工質量監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約體制。政府主管部門執法力度不夠,導致地方保護主義不能得到有效遏止,使建筑工程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2.4市場準入制度不嚴格。建筑市場準入制度可以對參與建設各方從總體上進行管理,是保證建筑工程質量的重要環節。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市場準入制度管理疏松,在建筑施工企業中出現無證施工、借證賣照、超規定范圍承包、逃避市場管理、私下交易等,必然會嚴重威脅建設工程質量。
2.5 質量監督不到位。質量監督機構執法不力,監督處罰可操作性差。檢測手段落后,質量評定缺乏權威性。質監機構受財力、人力限制,工作難以深入到位。質量監督人員專業水平低,監督往往表現于形式。
3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具體措施
3.1重視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是施工企業的大事,施工技術員是工人的直接領導,必須十分重視安全。在施工中做到一事一交底,事事派專人負責,隨時隨地糾正和處理違章作業,消除不安全因素,保證工人的人身安全,防止事故發生,具體措施如下:建章立制,完善體系,層層把關,逐級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監督人員應檢查和督促施工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制定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完善安全保障體系,對制度不健全,體系不完善,責任不明確的施工企業,要求限期落實整改,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
3.2建立質量保證體系
3.2.1加強工程質量監督的政府職能。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不能因工程監理制的推行而削弱,特別是其中的政府職能還必須加強。一是加大對監理單位在施工現場表現的監督力度;二是加大對設計、勘察單位的監督力度;三是加大對工程質量的監督力度。
3.2.2施工企業必須改變其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質量責任制。首先,從企業實際出發構筑企業內部組織結構。企業的發展靠一定的結構支撐,只有在結構合理、功能優化、職責分明的前提下,才可能形成企業的鮮明特色,形成領先競爭對手的優勢。其次,重視內部秩序的重組。工作秩序是一種責任要求和紀律要求,更是企業效率的保障。
3.3 提高施工技術管理水平
從施工技術層面來看,施工質量控制與技術因素密不可分,相關技術因素不僅包括技術人員的技術素質,而且還包括施工裝備、施工信息以及相關的檢驗檢測技術等。為了保證建筑施工的工程質量,就要重視施工中所用的新技術和新工藝的先進性以及適用性, 施工企業要把符合技術要求的質量標準、工藝流程、具體操作規程以及嚴格的績效考核制度貫穿于建筑施工的全過程之中, 并通過具體出現的問題來對施工技術和工藝水平進行不斷完善、改進和提高。從施工管理層面來看 管理因素在質量控制中舉足輕重,管理也是生產力的一種體現。
3.4提高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
項目經理在整個施工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施工企業要選聘經驗豐富,做事高效的施工項目經理;對于工程施工技術人員而言,由于所有參加工程項目的項目經理、技術管理干部、操作人員、服務人員在協同工作的前提下,才能確保整個施工項目的質量,可見,施工人員是形成工程質量不可或缺的因素。
4 結語
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是一個嚴謹、系統的工程,對于建筑工程中出現的問題,必須要進行認真分析,在找出原因之后,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建筑工程的質量關系國家經濟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在建筑施工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部位出現問題,都會給工程的整體質量造成嚴重影響。施工質量無大小,我們在日常的施工工作中,應時時注意各個施工環節,一切為提高施工質量服務。
參考文獻:
[1]孫 彥.淺析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質量[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09( 7) : 32- 34.
篇6
關鍵詞: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公路建設速度不斷加快,公路工程的質量關系到人民的出行,關系著城市的發展潛力與城市的市容市貌,因此做好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一、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的特點
公路工程的質量是否合格與投資和收益是成正比的關系,另一方面公路作為服務人民的基礎設施,它的質量是否過關也直接影響著使用者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公路工程的質量控制極其重要,且涉及諸多方面。與此同時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影響因素較為復雜,要想保證施工質量優質,不是紙上談兵那樣容易,實施起來也有一定的難度。公路項目與其他普通項目存在一定區別,公路一般地區跨越較大,建設工期長,并且很多因素都可能對工程質量造成影響,總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當前構成公路工程項目的內容主要包含項目建議書的制作,對項目可行性進行細致的研究,項目主體工程的設計。施工階段主要包括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施工建設階段的施工和竣工驗收等環節。這其中的每一個部分都和整個工程的質量息息相關。因此掌握好施工的質量控制是保證工程順利完成的關鍵環節,不僅僅是對每道工序的質量加以控制,更是對全工程的質量管理觀念以及意識的培養。
2、公路工程受自身施工特點的約束,在很多時候會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公路路基的建設階段,和地質構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與此同時,施工中用到的工程材料,在使用和保管過程中也會受到氣候條件的影響,呈現出不同的物理特性。另外,流動施工也會使質量在一定范圍內產生波動。綜上所述,自然環境條件是保證施工質量中必須考量的因素之一。
3、由于公路施工是一個復雜繁瑣的過程,面對可能出現的
各種突發現象,不可估計的因素難以避免。影響公路質量的因素無法全部預見,而往往就是這些不可預料的原因,最終導致整個工程項目在驗收或者使用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譬如:設計失誤、機械發生故障、不可預見的自然條件變化,以及部分施工難度較大的隱蔽工程遺留下來的,很難被發掘的質量隱患,在使用一段時間后都會暴露出來。因此對于這些突發的現象,要多借鑒以往的施工經驗,做好防范措施。
二、影響公路工程質量管理的因素
1、設計缺乏針對性
以當前公路工程施工情況來看,其建設步驟基本一致,但是如果從根本上來看,差異性較大。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應不斷改進、優化設計質量,提高設計的靈活性、針對性。例如,在不同階段的施工,對原材料的參數要求有所不同,需要在設計方案中適當調整。
2、質量管理意識薄弱
近年來,雖然公路工程數量越來越多,但是施工單位的整體質量意識不強。還有很多施工單位沒能正確認識工程質量與效益之間的關系。誤認為如果過于強調工程質量,可能會影響工期,降低經濟效益。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對于工程建設指標的評價,主要參考工程質量,工程進度與工程效益相輔相成。只有提高工程質量,才能確保工程建設的順利竣工,避免由于返工而造成的損失。因此可以說,工程質量優劣是一種無形效益,對于施工單位來說至關重要。
3、質量管理措施不到位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每一個單位都有自己的質量管理辦法,但是往往存在各種問題,如項目部沒能形成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管理手段單一、涉及范圍不全面等。
4、質量管理體系不完善
目前,我國公路建設的“政府監督、社會監理、企業自檢”的三級質量控制體系仍不完善,主要體現在:監理隊伍制約機制尚不完善。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對監理市場主要是宏觀管理,多是對監理單位和人員的資質進行管理,對監理單位的行為,監理工作運行情況,監理工作成效等的動態管理缺乏手段,在法規、行政、經濟等方面,對監理單位的制約機制尚不完善。
5、技術管理上的問題
在技術管理模式上,我國的公路施工企業仍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施工技術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主要是技術文件管理與施工參數控制,這就導致公路的施工技術管理工作不能滿足當前施工技術的具體要求,使得施工技術管理的職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另外,很多分包商的技術管理水平不高,使得公路施工技術管理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實施,這對中標企業的集中技術管理工作的開展產生了負面影響,造成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工作開展起來比較困難。由此可見,施工企業只有認清公路施工技術的重要性以及施工技術對企業綜合管理水平的影響才能最終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公路工程企業的施工質量。企業要想提高企業施工技術的管理水平和公路工程施工質量就要加快構建現代的施工技術管理體系。
三、加強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措施
1、提高設計水平
當前,無論是施工單位還是監理單位,都希望不斷提升設計質量。設計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工程質量、進度和投資效益。但是由于當前公路工程項目較多,設計單位的壓力非常大,在設計方面難免出現不符合實際、不完善的地方,不利于施工進度與施工質量,并且給工程留下諸多隱患。如果出現頻繁變更,就需要施工單位提出具體的處理方案,經設計部門審核通過,給施工單位增加麻煩,留下工程質量隱患,并且不利于工程投資控制。另外,如果反復變更,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都十分不利,再加上往往審批周期較長,不利于工程建設。
2、提高質量管理意識
對于工程管理來說,并不僅僅是某個領導或者管理人員的責任,而是需要全員參與、全過程管理,是一個不斷反復、不斷強調的過程,需要加強上下級之間、管理部門之間以及各參建單位的良好配合與協調。在確保有效溝通的基礎上,強化監督管理手段,增強整體意識,形成良好的質量管理氛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質量管理與經濟效益掛鉤。以某工程實際情況為例,當一座箱通施工完畢后,在墻體留有一塊 30 cm2面積、厚度約 2 mm ~3 mm 的脹模凸塊,雖然存在外觀問題,但是沒有必要將整個墻身拆除,但是監理工程師一意孤行,將整個墻體拆除,加大了人力、財力、物力的投入。實際上,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應注意避免本末倒置,認識到內在結構物的質量才是關鍵所在,一旦出現問題,必須返工處理。當前,很多公路工程項目已經對項目經理、施工隊提出明確要求,各部門、各崗位應樹立責任意識,將質量管理制度細節化,提高可操作性,確保落實到位。
3、完善技術管理制度
完善技術管理制度就要組織編制企業的生產技術、設備安全、環保質量等管理制度,通過制度來協調解決生產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實現對生產性指標完成情況的規范考核。同時還可以通過制度管理實現對外技術的交流,達到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工藝等技術信息的收集以供領導參考決策。要逐步建立以總工程師為首的自上而下的技術業務統一領導和分級管理系統,并能夠根據需要設立各級技術管理的職能機構和職能人員,明確各級職能機構的職責范圍,實現責任制的實行。在技術制度的構件上還要建立和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健全嚴格的技術管理制度能夠實現整個企業技術管理工作的科學組織,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要做到對隱蔽工程的每道工序開工前都由技術員來通知監理工程師進行了檢查和驗收工作。
4、加強工程原材料試驗
原材料作為工程施工的基礎,必須與工程條件相符。這就要求施工單位與監理單位做好工程試驗的監督管理工作,在與項目管理要求相符的情況下,成立駐地監理機構、施工單位自檢機構等,并成立中心試驗室,使每一級機構都必須按照流程管理的要求嚴謹、規范、妥善的開展工作,各司其職。此外,試驗檢測人員的業務素質與職業操守也是工程試驗監管的重要因素。一定要嚴把質量關,一切應以數據為基本,在完成自己分內工作的同時,加強相互監督;要時刻關注試驗的規范性,做到試驗與實際情況相一致。比如在路基填土施工中,應注意選擇取土場中土樣的最大密度標準,如果發生土質變化、土質不同或者取土場發生變化等情況,則應分別開展試驗,做到實際與結果相一致,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工程質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過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做好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研究是相關施工企業必修的課題。
參考文獻
篇7
【Keywords】 safety awareness; safety management ; technology innovation
【中圖分類號】TF08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6-0015-02
1 引言
任何事故的發生,都離不開環境、人和物(設備)這三個因素。這三個因素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它們組在一起成為一個系統,我們把它叫作安全系統。如果系統中的任何一個因素存在缺陷,都必然導致事故的發生。因此,要做好生產安全工作,就必須緊緊圍繞安全系統中的這三個因素,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在這三個因素中,環境因素中的安全“意識”是很少有人談論的一個話題,但這種“意識”環境在加強勞動保護、促進安全生產的過程中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其次是人的因素,主要表現在“人為”上,個人認為“人為”意識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有:人?ι?物節律的不良反應敏感所導致的安全意識“窒息”好奇,好沖動、愛出風頭等特有的個性特征使人產生的安全逆向思維;人的意識模糊、決策思維失誤及知道甚少。
再次是物(設備)的因素,這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如果設備處于正常完好狀態,不帶病運轉,且企業職工嚴格遵守生產安全操作規程,就可減少或避免事故的發生。
2 生產安全意識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安全意識是人腦對生產、生活等活動中安全思維的映射,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意識的存在會對事物發展進程起到巨大的促進或阻礙作用。生產安全管理工作必須以“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進行,即在事故發生之前,及時發現問題,同時采取解決措施、運用行之有效措施進行制止或防范,不能任由事故的發生,再就事論事的進行安全教育。
3 影響職工安全意識的因素分析
在生產工作中,影響職工安全意識的因素主要有學習、教育因素、宣傳、獎懲因素、責任義務因素、想象向往因素、心理狀態因素五大類。其中凡是經常性地組織工人開展多形式的安全宣傳教育和進行安全知識學習的單位都極少發生事故。在事故發生現場以血的事實來教育大家,使所有職工都警鐘長鳴,是提高職工安全意識的有效途徑。
責任義務因素是指職工對家庭所承擔的責任義務,不良的心理狀態和行為習慣對安全意識會產生一定的弱化作用。獎懲因素是行政行為,部分職工存在著不求“有獎”、但求“無罰”的思想。
在承擔一項工作后,心理素質高的人,往往考慮較多,通過自己的思維運作,會聯想工作的全過程,比如如何更高效地去完成工作,從而獲得怎樣的效果,工作安全性是否能得到保證等。在經過通盤的研判之后,就會制定一套完整的工作計劃,然后開展實施,這樣,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就能夠做到避免失誤。
而心理素質低的人,往往表現出因工作陌生而焦慮,開展工作按部就班,以早完成工作任務為目的。這種工作思想狀態的人,必然被動,準備不充分,存在各種問題,導致的最后結果是工作質量無法保證、低標準、體系混亂、危險性大,工作結束后,留下安全生產隱患。
生產安全工作創新的著力點和切入點應放在提高職工安全意識上,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學習尤為重要,“未亡羊、先補牢”,這就是安全管理素養。在現實行動中切實把“安全至上”放在最高位,明確表明“安全第一,質量第二,進度第三”,做到“安全不保證不生產、安全問題不解決不過關”,把生產安全問題當作工作中的頭等大事來抓。
4 提高工人安全意識五步法
第一,加強安全思想文化建設,以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將安全文化教育經?;⒅贫然?,善于開展通俗易懂、寓教于樂、喜聞樂見、簡單明了等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既有強制性的措施,也要有富有人情味的說服教育。改變那種缺少人情味的片面做法,從系統化的角度來探索強化職工安全意識的方法。形成一個相互指導、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安全管理體系,變領導的監督為職工的安全需求,變領導的強制管理為職工的自我管理。
第二,關注職工的心理健康,謹防不健康的心理對安全意識的弱化作用。一些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人發生事故的頻率比較高,特別是那些遭受過打擊或挫折,遇有特大喜事的人,更容易出現不健康的心理狀態。他們安全生產意識淡薄,表現出動作遲緩,注意力不集中和蠻干、亂干。單位各級組織要做好職工安全心理狀況的跟蹤調查與測驗,篩選出有不健康心理狀況的職工,予以適當的心理干預和輔導,引導其向健康心理轉變。同時還應創造各種各樣的便利,保護廣大?工的身心健康。經常性地開展團體活動,促進人際交流,培養其良好的科學生活習慣,并推動其在工作上能有所追求,有所成就,有充分發揮自己才干的機會。
第三,注重家庭的感應效果。讓職工家屬的叮嚀、囑咐作用滲透到強化安全意識之中。因為身邊的人最能夠及時掌握職工喜怒哀樂的瞬息萬變,可隨時“敲敲警鐘”。在潛移默化中增強職工安全意識。單位的工會組織還可以在職工家訪接觸中增加安全意識,交流思想動向。
第四,堅持嚴格按規章制度進行管理,才能最大限度保證職工的安全意識不松懈,督促職工從思想上時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識。針對安全意識淡薄的員工,應加強對其安全生產思想教育,增強其安全生產意識。
第五,安全意識的培訓和教育。根據職工的年齡、文化水平、崗位的差異,因人而異地進行安全意識的深化培訓,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培訓工作。采取不同形式的有效方法,努力使職工對生產安全的認知和理解達到一定的高度。為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增添新動力,再展新作為。
篇8
【關鍵詞】建筑施工;質量管理;措施
建筑施工質量的管理與控制是保證工程順利進行和完工的重要工作,也是決定工程最終質量的關鍵所在。我們知道,建筑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是一項非常復雜且有較高技術性質的工作。所以,這要求我們在工程建設中要不斷的總結經驗,提高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的新手段。目前房屋建筑施工質量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們認真總結,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
1.建筑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的意義
廣義的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指工程建筑物本身的質量,即質量是否達到了合同要求、能否在設計規定的年限內安全使用,設計質量和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到工程本身的安全,二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則是指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人員對工程質量的意識,特別是合同有關各方在現場工作人員的質量意識。同時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與控制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方位、全過程進行資源的有效配制、整合和管理,因此加強項目的質量管理和控制的前期策劃有其必要性,項目質量管理策劃涵蓋了項目管理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使項目實施各階段管理和局部管理銜接緊密,系統資源分配合理,更好地保證了工程項目實施與進行;而良好的質量和控制管理實施效果除了有效保證工程微觀上的目標如造價、質量、進度等目標的實現外,也從另一方面促進管理策劃更加的科學合理,其相互間作用所積累的管理實踐所形成的項目管理經驗。
2.建筑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存在的問題
2.1工程人員的素質問題
在建筑工程項目中,工程人員的素質對于整個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是有著很大的影響力的。在工程人員的素質中,有關工程指導者的整體素質與施工人員的相關技術水平是最為決定工程成敗的影響因素。施工方指導者的資質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著建筑工程的質量。同時在目前,我國的建筑工人隊伍中農民工占據的比例是很大的,但是這些農民工多數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在上崗前一般沒有經過專業的技術技能培訓,并且缺乏基本的建筑工程知識,在施工過程中不能按照規范及規程操作,這將對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2.2材料質量存在很大的隱患
我們知道,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物質條件,材料的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材料質量如果不符合要求,建筑工程的質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標準。在我國目前的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的質量往往參差不齊,不少建筑材料的質量并未達到質量的要求。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建筑工程質量的提高。同時據統計資料,材料費用在建筑工程中占總投資的70%或者更多,正因為如此,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為了謀取利益,往往不按照工程技術規范要求進行材料采購。或者因為采購人員的素質低下,不能對它的材料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甚至有些承包商從中收取回扣和好處費。還有的企業沒有完善的管理和約束機制,不能從源頭上杜絕不合格的產品及材料進入施工現場,給工程留下質量隱患。
2.3施工方法存在問題
施工過程中的方法包含整個建設周期內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工藝流程、組織措施、檢測手段、施工組織設計等。施工方法正確與否,將直接影響工程質量控制能否順利實現。施工過程中的方法,經常存在較多問題,比如在工程開始實施之前制定的一系列施工組織設計,不能在工程開始實施之后被嚴格執行,領導者不注重施工過程的管理,不制定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出現問題了才去處理,導致延誤工期,影響工程質量。
2.4建筑工程的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
影響工程項目質量的環境因素較多且具有復雜而多變的特點,在制定施工方案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施工環境對建筑工程的影響,根據工程特點和具體條件,擬定針對性的保證施工質量的有效措施。然而,往往在工程中,環境因素卻會被忽視,或者是對環境因素的影響估計不足,導致不能保證工程質量。
3.對這些問題的解決辦法
3.1加強立法和執法、不斷提高監管力度
從長遠角度出發,國家應當充分考慮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特殊性,適當借鑒發達國家的成熟做法,從立法的角度對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進行規范,從制度上為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奠定一個更加堅實的法律基礎。將建筑工程管理納入法制軌道是建筑業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形成新型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管機制,同時要從經濟、法律、行政等各個方面對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進行約束。只有各級執法部門加大對建筑部門、建筑企業的監管力度,才能促進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家還應對建材市場進行整頓,建立建材生產、銷售認可制度,通過嚴格的監管和經常性的質量檢測機制,確保合格的建材進入建筑施工現場。
3.2提高質量意識
企業管理者要有足夠的工程質量意識,企業內部要建立起健全的質量管理保證體系,充分落實層層質量責任制,形成上下一致、齊抓共管的質量管理模式。質量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但是其對于整個企業的影響必須引起企業管理者的高度重視。企業管理者應將提高工程質量效益作為首要考慮的核心問題,在管理活動中貫徹質量效益精神,倡導科學的質量文化,實施科學的領導和管理,將質量保證體系的實施和改進作為首要和長期的任務。
3.3加強施工項目的過程控制
施工人員的控制完善科學的管理體系,項目經理對施工項目管理人員進行統一指揮,按照各自崗位標準進行工作,工程部應隨時考查項目管理人員的工作狀態,如實記錄考查結果并存入工程檔中。施工操作人員隊伍要保持相對穩。
3.4加強技術質量控制
成立專門的工程難點技術攻關小組,研究工程中容易出現的質量通病,并制定相應的預防方案。應堅持以施工組織設計為指導,進行以下兩個方面的管理和控制:首先要為使施工單位上報計劃與實際施工計劃相符,在選定施工方案后,應認真考慮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然后制定進度計劃;其次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既要考慮單項施工,又要考慮分部、單體工程,統籌兼顧,真正讓流水作業達到流水的目的。
4.結語
建筑施工質量的管理與控制,對于沒一個從事建筑施工的人來說都不算陌生,經過這么多年的努力我們在這一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我們同心協力,把這項工作做好,為發展我國建筑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付丹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技術導則[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篇9
關鍵詞:土建;施工組織;管理;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TU71文獻標識碼: A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的管理優化水平能直接體現建筑企業的管理水平,同時土建施工現場的管理優化水平還是建筑企業經營狀況的綜合性體現。隨著我國基礎建設力度的加大,建筑企業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為了能使企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下得到快速發展,就必須內抓土建施工現場,外抓建筑環境市場。在土建施工現場管理中,還要對管理進行不斷的優化,提高土建施工現場的管理水平。
1、概述
施工組織設計是指對施工過程中的工藝,工序及流程通過合理,科學性的管理方法進行組織實施。在工程實施過程中起著指導施工及管理施工過程的重要作用,通過合理科學性的編制施工組織設計,不僅能滿足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各分部分項工程建設的計劃和各部位設計的要求,而且能滿足各階段的施工工藝及工序的準備工作要求,并能對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各單位、各工種、各項材料、機具及各項設備等相互之間進行調配和協調。通過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后進行施工合理性的安排,可以保證擬建設工程能夠按照既定的計劃工期完成,也可以在開工前了解到所需資源的數量,時間及其使用的先后順序,并可以合理安排施工現場各施工機具及臨時建筑及其他用于施工活動工作的布置。它是以單位工程為主要對象進行編制的,對單位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經濟起著預控作用的指導性文件,對工程施工過程進行科學合理的組織,協調的重要性文件。
2、土建施工組織管理優化的主要內容
在對建筑物施工組織管理進行優化時,必須要嚴格把控土建施工現場管理的內容,從而才能確保現場組織管理的優化質量和優化效率,才能有效提高土建施工組織管理的優化水平。土建施工現場管理的優化內容主要有物質流通管理優化,施工作業管理優化和施工質量管理優化等,通過對以上施工現場管理內容進行優化,達到施工現場管理的優化目標。消除施工現場的浪費現象,科學合理組織施工作業,實現施工質量的可靠性,提高生產經營的效益和效率;把市場作為導向,在完成施工現場優化目標的前提下,為用戶提供滿意的建筑精品;優化施工現場的人力資源管理,提高施工人員和技術人員的技術素質和思想素質;優化現場協調作業,發揮綜合管理的效益,控制現場的投入,盡可能以最小的投入換取更大的產出;加強基礎工作,使施工現場日常工作有序進行,均衡地組織施工作業,實現標準化管理,并文明施工,確保土建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文明作業。
3、施工組織設計在土建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
3.1、觀念的更新
可持續發展是全人類共同的理想,早在20世紀70年代,國際上一些建筑師開始應用生態學理論設計,生態建筑也叫“綠色建筑”。1993年國際建協第18次大會發表的《芝加哥宣言》指出:建筑及其建成環境在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符合可持續發展原理的設計需要對資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對健康的影響和對材料的選擇全面進行綜合思考。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對居住質量越來越重視,要求相關人員在進行藝術創作的同時,更應科學、實用的開展施工組織工作。
3.2、施工組織設計的作用
施工組織設計是規劃和指導擬建工.程項目從施工準備到竣工驗收全過程的一個綜合性的技術經濟文件,是對擬建工程項目在人力、物力、時空、技術和組織等力面所做的全面、合理的安排是溝通工程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之間的橋梁。其為施工單位編制企業總體施工計劃提供依據;為組織物質技術供應提供依據;保證施工準備工作順利進行;為編制單位工程組織設計的依據。
4、土建施工組織設計的主要措施
4.1、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參照的各項依據
要注意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參照的各項依據,主要有:與項目建設有關法規和所屬地方及行業標準;工程施工及招投標文件及工程設計文件;建設地區的工程勘察和技術經濟資料;施工企業的自身組織機構及項目組織構架;項目所在地主管行政部門的批準文件及建設單位對工程項目的要求;與工程有關的資源供應情況;國家現行有關工程建設質量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保護的法規和技術標準等。
4.2、合理的施工方案部署
施工部署是對整個項目通盤考慮,統籌規劃后所做出的全局性戰略措施,明確了施工的總體設想,對擬建工程的工程具體情況并根據建設要求,施工條件等進行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對工程設計的任務、資源、時間、空間總體安排,并且確定及解決工程施工重大問題的方案,合理劃分獨立交工系統,確定單位工程的竣工時間,主要單位工程施工方案,調集施工力量,安排全場性暫設工程。其施工部署包括的內容有:擬建設工程項目的質量、進度、成本、安全、環保及節能等管理方案及目標;準備在建設項目中投入的人員數量及平均人員數;分包工程的進度計劃,勞動力使用計劃,機械設備供應計劃等;工程項目班組的組建情況及構架,項目主要管理人員的崗位責任分工;施工技術準備,施工總平面的布置;工序交叉管理的總體安排等。
4.3、工程進度計劃編制
施工進度計劃是進度控制人員為掌握施工進度控制的原理,在計劃執行的過程中,經常檢查實際進度是否按照計劃進度要求進行,進度計劃在實施前應由項目經理對該項目進度計劃進行審核,進一步確認進度計劃的可操作性,盡可能地保證進度計劃的嚴密性,為今后進度計劃的順利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保證工程按照計劃進度目標順利完工。施工進度計劃分為項目總進度計劃、單位工程進度計劃、分部、分項工程進度計劃幾個方面,工程進度計劃反映了整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各程序及各工藝工序在時間上的安排及交叉作業計劃安排,采用預期計劃的形式,從而使整個工程在工期、成本、質量等方面通過計劃安排和工序相互搭接及交叉作業后,達到項目合理竣工目標的計劃要求,使施工過程各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
4.4、施工平面布置
施工平面的布置主要包括:工程項目建設用地范圍內施工現場的地形地貌及所處的位置條件,施工用地范圍內地上、地下原有的和擬建的管網設施及附屬建筑物建設的位置及尺寸等;為保證整個項目的順利進行而布置的臨時設施;安全、防火和環境保護設施布置;施工現場的廠區道路的劃分,編制好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重要的是將一個靜態的平衡方案放到不斷變化的施工過程中,考核實施效果和其優劣的過程,從而達到其預定目標。在實際實施過程中,總還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可預見因素,因此要隨著施工過程的實施進行逐步調整,共同探討,以保持行動上步調一致。
綜上所述,對于施工組織設計既要體現擬建工程的設計和使用要求,又要符合建筑施工活動的客觀規律,它對建設項目、單項工程及單位工程的施工全過程起到戰略部署和戰術安排的雙重作用,是對施工活動實行科學管理以及建立正常生產秩序的重要手段。所以在以后的土建施工管理中,要貫徹執行好施工組織設計,以此保證土建施工的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梁遠昆.論施工組織設計在土建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4,04:48-49.
篇10
為了把中心建成集檢測、試驗、科研和服務于一體,國內一流的高性能纖維專業檢測研究平臺,除了要加大設備投入與人才引進外,還應完善和健全高性能纖維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其中有5個要素最為重要。
機構與意識
為保證實施實驗室質量方針和目標,組織機構的設置必須與實驗室自身開展的工作相適應,并通過工作實踐進行驗證,不斷加以改進完善,其主要由專業技術部門和綜合協調部門構成,并確定各部門的職責范圍及相應關系。通過運行把職責逐級落實到各個層次人員,做到全面覆蓋、閉環管理、沒有空缺、沒有重疊、界限清楚、職責明確。以利于每位工作人員在具體的工作中獨立行使相應的權限,不受干擾且能相互監督。對可能出現的失誤進行責任追究,便于原因的逆向追溯。對實驗室所有從事與質量有關的工作人員,都要進行質量意識教育與提高。使全體人員明確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及在實驗室工作中的位置作用,從而達到擺正位置,充分履行職責,正確處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堅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能力,為履行好工作職責提供保證。
資源與培訓
江蘇省高性能纖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分類設置專業檢驗室,如優于國家一級大氣標準的恒溫恒濕室以及理化、紅外、 ICP、光譜、熱分析、元素分析、強力等15個專業實驗室。對實驗室的環境設施保持日常維護和監控,并做好相關記錄。一經發現環境條件不符合要求,應立即停止檢驗工作,以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有效。還要開展與實驗室工作內容相對應的崗位培訓工作。一是綜合業務技術培訓,包括新標準宣貫、誤差理論、數據處理、抽樣方案、不確定度等數理統計知識。通過培訓、考核監督和資格確認,確保人員的能力滿足檢驗業務各崗位的要求。二是對專用高精設備儀器操作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必須嚴格按儀器操作規程操作,新人員向老操作人員學習,向上級檢驗機構操作人員學,新購進設備儀器向生產廠家技術人員學習。了解儀器設備的結構原理、主要功能、使用覆蓋范圍、數值給出精確度及使用條件、操作程序、使用壽命,有的放矢地把儀器設備最佳功能發揮,利用程度最大化,確保輸出準確數據。
程序與過程
按照國家認證認可工作規范要求,實驗室應制定適合自己工作的一套程序。包括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及標準方法、作業指導書、記錄表格等。這些文件是動態管理施行的,應根據國家要求、標準方法及實驗室工作發生變化而進行不斷完善修訂。一是質量方針目標確定后,程序文件具體體現了實驗室活動方法和要求。管理體系所規定的每個要素一般都應形成書面程序,作為規定在工作中執行。隨著具體的檢驗工作及配套依據內容發生變化,應及時對質量手冊及程序文件進行修訂,以保持其適用性和有效性。二是技術性文件是實驗室進行技術工作的依據。隨著標準和技術方法要求的更新,實驗室現行技術指標也必須更新,這就需要對原來執行的系列技術文件進行修訂完善,以保持與上級規定的統一性。對于新增加的檢驗項目或檢測參數需制定新的作業指導書等技術文件進行補充,用以指導檢驗工作。
檢驗數據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體現在實驗室管理工作和技術工作從輸入到輸出的全過程。一是開展文件控制、供應采購、不符合控制、糾正預防措施、記錄控制及內部審核、管理評審等活動,找出體系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并實施糾正措施,達到改進的目的。二是對實驗室技術工作開展能力確認、技術方法、儀器設備、樣品處置、結果報告及新項目開發等方面活動。在此過程中通過人員培訓、能力驗證、技術數據審核等找出存在的問題,并實施糾正、預防措施,達到改進的目的。
方法與確認
科學的現行有效的檢驗方法是保證檢驗質量的關鍵。實驗室檢驗人員對樣品進行檢驗時,應熟悉標準,領會內容的含義及操作的針對性,使用適合的方法、標準、規范和程序開展檢驗工作。包括樣品抽取、制備、流轉、處理,以及分析數據的統計技術和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在滿足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應能滿足客戶的需要,并適合所進行的檢驗工作的要求。實驗室應優先選擇使用現行有效的國家標準,其次為行業或地方、企業標準及相關的法規、規范規定的方法實施檢驗檢測,應確保應用的完整統一性。實驗室也可選用能滿足預期目的的非標準方法,但必須在檢驗檢測之前確認能正確應用。實驗室應根據工作需要,應用實驗室間的比對和能力驗證等,合適的確認技術對標準方法、非標準方法、擴充和修改后的標準方法,進行比對確認,以證實該檢驗方法適用于預期用途,必要時可以延伸擴展到抽樣工作。
抽樣與備樣
抽樣是實驗室檢驗的源頭工作。檢驗樣品的目的是為了驗證樣品或該樣品所代表的總體特性是否達到了規定要求。因此,樣品應具備其真實性、合理性、法制性及唯一性。備樣是檢驗工作復現數據的唯一基礎,對檢驗過程不可預測因素干擾的后補和數據異議復檢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是樣品的抽取。目前,現行有效的國家抽樣標準有20余個,涉及到監督檢驗、驗貨檢驗、交易檢驗,已形成一套較完善的抽樣檢驗標準體系。實驗室應針對檢驗工作目的,選擇制定科學的抽樣方案并嚴格執行。
抽樣過程包括抽樣前培訓、現場取樣、封樣、抽樣單填寫、現場取證、樣品確認、特殊情況上報、樣品運輸,只有科學細致把好抽樣關,才能為檢驗結果數據準確、可靠奠定基礎。
二是樣品的管理。樣品從收發、制備、測試到儲存環境,應符合標準的規定或樣品的要求。做好唯一性標識管理和檢驗狀態標識管理,確保樣品不會在實物上或涉及的記錄和其他文件中發生混淆。檢驗樣品流轉中應嚴格履行入庫登記手續,不得丟失、損壞。檢驗開始前應有專人提取樣品,并辦理相關手續記錄,檢驗結束后應有專人負責樣品檢驗后的處理工作,以保證可追溯性。